他真正向往的生活并不是帝王的锦衣玉食,不是文人骚客的潇洒狂放,而是如山间樵夫的“万倾碧波得自由”。然而命运没有给他后悔的权利,他被推上了时代的风口浪尖,成为政治的牺牲品,饱经人世的大起大落,这些,都不是他想要的。
我多么想在那个狂风大作的雨天,在他被风雨打遍身体的时候,在他一次又一次无奈地唱着“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的时候,对他说一句:陪君醉笑三万场,不诉离伤……
03)
曾经我是那么地相信“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这句话。
然而这样能使我在疲惫时精神为之一振的话语却似乎并不适用于李煜。他在经历了这样肆虐狂暴的风雨之后,得到的只是一声叹息。
他最终还是被毒死在他42岁的生日上。
那么他的彩虹在哪里?
或许我们会说,他写下的那些流传千年的词曲,不正是他在经历风雨后换得的最好的彩虹吗?
然而李煜也是这样认为的吗?他要的是自由,那些篇章只是为了抒发他胸中的郁闷,只是“副产品”罢了。
不过总算,他没白经历风雨,他的传奇,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尽管不知道他是不是也这么想,尽管那道颤颤巍巍的彩虹在他死后百年才出现,但不得不说,沧海,也有转变为桑田的一天……
[点评]文章写得如此委婉,却又让人印象深刻!这得益于小作者用心而又深入地阅读,在与历史人物面对面的时候,她能从容地与之交流,与之共鸣,也就有了不一般的人生体验,不一般的立意。(指导教师:李建林)
45.经历风雨
厦门市大嶝中学 张燕玲
人的生命应像一棵淤泥的小草,狂野的风再大,凛冽的风再大,也不能浇压它拼命从泥土里探出来的头,也不会刮掉它纤瘦的腰肢。相反地,应让它在暴雨中更加健壮,在寒风里更加坚强。这,才是真正的生命,被风雨锻炼过的生命。
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一个人若永远活在晴空艳阳之下,与其说这是一种幸运,不如说是一种不幸。自古以来,那些名人伟士们哪个不是从艰苦中一步步走向辉煌的?他们的灿烂佳绩无一不是靠他们的双手拼搏。他们在风雨中艰难迈步,风零乱了发,雨打湿了眼,翻过无止尽的高山,跨过无休止的长河。他们咬紧牙关朝前方一步一步地走,忘身于风雨之外。走到尽头之后,亮出黝黑的脸庞,伸起长茧的双手,现出一身的辉煌。
而那些被晴空笼罩的人呢?宛如一朵娇嫩的百合花,风轻轻一吹便花瓣散去,花肢折腰,只留下半截花杆在风中苟严残喘。一遇到什么大风大浪,便像高尔基笔下的野鸭般争相窜逃。
独留海燕,航行天边。
谁说风雨无情?谁说晴空美丽?美丽的背后兴许是一双狰狞的爪子,无情的背后或许是一片浓浓的暖意。人唯有经过风雨,才能从泥泞中走出来。人走出了风雨,如同从胆怯走到勇敢,从懦弱走到坚强,从黑暗走出光明。风雨不是无情,只是不懂得掩饰,它让你知道唯有直接面对挫折,才能有自己的一片天空。
我想,这“经历风雨”之说如同古人所示的“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将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哦其体肤。”我们唯有经历风雨,才能让自己在风雨中坚强,在风雨中成长,笑意苍天,勇敢地对它大喊:“来吧,我不怕!”
我相信,阳光总在风雨后。
[点评]本文主题明显,能联系所学课文——《海燕》、《生于忧虑,死于安乐》,学以致用,阐明人生哲理。语言简练,段落之间逻辑性强。让人看了意味深长。(指导老师:郑丽红)
<< 上一页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