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暴风雨总会过去。风雨后,身为士大夫的司马迁死了,身为宠臣的司马迁死了;而这也标志着,身为太史公的司马迁的复苏,身为史学家的司马迁诞生了!重生的司马迁,将所有的身心融入了《史记》的创作,将风雨的苦难,化作了笔下的血泪,将不屈的灵魂,变成了竹简上永远不灭的光辉!
风暴过后,彩虹出乎意料地绽放了绚丽的华彩……
幡然醒悟,风雨是无法预料的,甚至是无法避免的。然而,只要不被风雨压垮,光辉近在眼前,司马迁如是,居里夫人如是,朱元璋如是,爱迪生如是……古今中外,有我少人已经向我们证明了风雨后光辉的到来!
勇敢地抬起头,面对排山倒海面来的风雨,不屈地抗争,就一定能看到理想的光辉!
雨点越来越小,渐渐在大地上隐匿了痕迹。青草的幽香溢满了四处,海棠又立起了身姿。被雨洗涤过的大地一尘不染,焕发着新的生机。我走下楼,推开大门,分明看见,树丛中,一弧彩虹正向我绽开笑魇……
[点评]写名人的文章很多,其中不乏佳作。细品这些感人至深的文章,除了有较好的材料、较强的文学表现力、较优美的语言、较完整的篇章结构,少不了很重要的一条:即小作者对“名人之所以是名人——经历风雨的锤炼、方显生命本色”主题的理解是否深刻、感受是否真切。言为心声,正因为有了真情实感,才能在小作者的心底与名人产生强烈的思想碰撞,也只有这样,才能写出好文章。(指导老师:黄伟才)
53.经历风雨
金尚中学 王玲月
花谢花飞花满天,落英缤纷,归于尘土,唯有泥土怜惜。泥土,经历了风雨,为万物提供了养份,润足了万物。泥土,更是许多人的归宿。
捧一杯泥土,经历风雨的他在赶着牧羊,他说——愿为泥土。
千百年前,他曾经豪情壮胆,出征打仗,他也曾对人生无奈进行感叹。就在一天,他受任出征,想击退那每每侵犯国土的匈奴。他奋勇杀敌,怀着那爱国之心在战场上。但天不如人愿,他败了。被匈奴人流放到那看不见家乡的荒凉土地上,拿着羊鞭躯赶牧羊。
他是苏武。悠悠岁月,历尽多少冷暖:滚滚浪花,淘尽多少英雄,但伟人之风永存。
他曾经在败兵时想要自杀,但未成。在被流放时,他想起了过去的风风雨雨。
即使这片土地中,他被困在里面,他的心却早在自己国土上荡漾;即使他无法再为国出力,他的心也在默默祝福国家能打败敌人;即使他的爱国之心无人晓,他仍用这种情感继续着生命。
经历风雨的他,他把祖国当成那美丽的花儿,他宁为泥土,守护花儿,成为花的归宿,也继续滋润花。
他的眼睛深邃,望着远方。风雨中,他走出,甘为泥土。
踏着土壤,在山路中走,经历风雨,他说——愿为泥土。
一人一马,在崎岖山路中行走,显得那样凄清。他的额头皱纹条条,愈显深刻。他要赶路,要把自己手中一摞摞可以带给他人快乐的信送到指定地方。不管风雨,他仍在行走。他并不愁。他说,愿为泥土,每当看见收信人那样高兴,拿着信念了又念,他的心也快乐。他是王顺友(感动中国人物),经历了风雨,他只说一句愿为泥土。他并没有那瑰瑰丽的外表,但却有着弥足珍贵的奉献之心。泥土,让他有了归宿,也让那山里的人有了归宿。
他经历风雨,终于领悟了人生。风雨让他宁为泥土,感动亿万中国人。
<< 上一页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