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历风雨
北师大厦门海沧附属学校初三(5)班 呼佳静
昨夜西风凋碧树,经历风雨,眼前忽现天涯尽头路。
——题记
曾经以为时代赋予了历史人物条条光明道路-封候拜将。然而却发现他们也曾走过:“斜阳正在烟雨断肠处。”
韩信
他放下大丈夫不受嗟来之食的尊严,寄身于南昌亭长;他放下大丈夫的壮志豪情,忍受胯下之辱;他放下士可杀不可辱的气节,气喊滕公救命。似刀剑般锐利的话语袭来,他泰然处之;鄙夷的眼神袭来,他泰然处之;人们不解地埋怨袭来,他泰然处之。为了猛志四海、大鹏千里,他永恒的追求一如鸿鹄奔月。
在经历风雨之后,他的形象在历史的丰碑里鲜活。
司马迁
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他被关在囚牢里,望着窗外的明月,他满怀伤心。莫秋的风裹着寒气,钻进每个角落,包括他那件破旧的长衫。
金属的撞击声,在死一般静的夜里,带着几许鬼魅。床上那盏油灯,拖下长长的抖动的影子,似乎加重了黑暗。日出之前,他必须做出选择:是死,用一腔热血控诉无道的昏君,用高贵的头颅来证明自己的清白;还是活,有条件地活着,从此成为一个不完全的男子。
为了将来,为了家族的使命,他经历了风雨,在风雨中,我看到了一个高大的形象屹立在我的眼前。
苏轼
他,他是穿越十年生死痛苦一场的痴汉。
在那个群星荟萃的年代,他的光芒刺痛了那些习惯于黑暗的眼睛,于是他注定要承受文坛和政坛一同刮来的风雨,何等心酸,何等痛彻心扉。
然而我只看到那个经历风雨时,即使淋湿了脊背依然坚定,笑容依然从容洒脱,他的眼中只有秋风绿水泛清波。
而当我们回望历史,站在中间的不是帝王,而是这个经历风雨,屹立不倒的英雄。
不经历风雨,如何能见彩虹?
在那些“昨夜西风凋碧树”的年代,是他们经历了风雨,从而形象依旧鲜活,从而达到世人永远仰望的高度!
就让我们共同跨越千年时空,共他们经历风雨,醉风雨吧!
[点评]片断式是本文的突出特点,但作者对人物画面感的细节描绘才是致胜的关键,这点在“司马迁”片断描绘中显得尤其突出,正是作者饱蘸深情的描绘让一篇“朴实”的文章镀出了光辉。(指导老师:李桂林)
8.经历风雨
东山中学初三(3) 叶苾菁
风来了,雨来了,竹杖芒鞋是不是真的能轻胜马?回首萧瑟是否真的也无风雨也无晴?朝来寒雨晚来风,当历史的天空一次次风起云涌,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