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3考试网
 3773考试网 - 高考 - 高考模拟题 - 高考数学 - 正文
北京 上海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湖北 四川 天津 陕西 湖南 福建 重庆 安徽 辽宁 江西 海南 宁夏 吉林 山西 广西 云南 新疆 黑龙江 青海 甘肃 西藏 河北 贵州 河南 内蒙古

2015东北三省四市联合体二模数学文试题及答案

来源:3773高考 2015-4-18 10:39:50

2015年东北三省四城市联考暨沈阳市高三质量监测(二)
数  学(文科)
沈阳命题:沈阳市第四中学    孙玉才      沈阳市第二十中学   金行宝
  沈阳市第九中学    付一博      沈阳市第一二0中学 潘  戈
  沈阳市回民中学  庞红全   沈阳市第二十八中学 陶 慧
沈阳主审:沈阳市教育研究院  王恩宾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第22题~第24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码粘贴在答题卡指定区域。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书写作答,在本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考生将答题卡交回。
球的体积公式: .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集合 , ,则    (   )
  (A)        (B)           (C)        (D) 
2. 设复数 ( 是虚数单位),则 =(    )
  (A)          (B)           (C)       (D)
3. 已知  = ,且  ,则 为(     )
  (A)          (B)           (C)          (D)
4. 已知△ 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 , , ,则△ 的面积为(    )
  (A)            (B)1             (C)        (D)2
5.  是 成立的(   ) 
  (A)必要不充分条件   (B)充分不必要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6. 阅读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 若输出的S 为 ,则判断框中填写的内容可以是(    )
 (A)    (B)    (C)    (D)
7. 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 ,粗线画出的
是某多面体的三视图,则该多面体的体积为(    )
(A)      (B)      (C)    (D) 
8. 函数 对任意 都有
  ,则 等于(     )
  (A) 或       (B) 或        (C)                (D) 或
9.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 满足 ,
则 的最大值是(    )
  (A)2           (B)8             (C)14              (D)16
10. 已知抛物线  的焦点为 ,直线 与 交于 在 轴上方)两点.若 ,则实数 的值为(    )
  (A)          (B)             (C)2               (D)3
11. 若关于 方程 有且只有两个解,则 (     )
  (A)        (B)          (C)             (D)  
12. 定义在 上,并且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函数 称为 函数:① 对任意的 ,总有 ;
② 当 时,总有 成立,则下列函数不是 函数的是(    )
  (A)     (B)    (C)   (D)
 
第Ⅱ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3题~第2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22题~第2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二. 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卷纸的相应位置上)
13. 函数 ( )的单调递增区间是__________.
14. 将高一9班参加社会实践编号为:1,2,3,…,48的48名学生,采用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一个容量为4的样本,已知5号,29号,41号学生在样本中,则样本中还有一名学生的编号是          .
15. 已知定义在 上的偶函数 在 单调递增,且 ,则不等式 的解集是              .
16. 如图,半球内有一内接正四棱锥 ,
该四棱锥的体积为 ,则该半球的体积
为              .

 

三. 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
  等差数列 的前 项和为 ,且满足 .
(Ⅰ)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Ⅱ)设 ,数列 的前 项和为 ,求证: .

 

 

 

 

18.(本小题满分12分)
  某校甲、乙两个班级各有5名编号为1,2,3,4,5的学生进行投篮训练,每人投10次,投中的次数统计如下表:
学生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甲班 6 5 7 9 8
乙班 4 8 9 7 7
  (Ⅰ)从统计数据看,甲乙两个班哪个班成绩更稳定(用数据说明)?
  (Ⅱ)在本次训练中,从两班中分别任选一个同学,比较两人的投中次数,求甲班同学投中次数高于乙班同学投中次数的概率.

 

 


19.(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菱形,∠DAB=45°,PD⊥平面ABCD,PD=AD=1,点E为AB上一点,且 ,点F为PD中点.
  (Ⅰ)若 ,求证:直线AF 平面PEC ;
  (Ⅱ)是否存在一个常数 ,使得平面PED⊥平面PAB. 若存在,求出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0.(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椭圆 : 的上顶点为 ,且离心率为 ,
  (Ⅰ)求椭圆 的方程;
  (Ⅱ)证明:过圆 上一点 的切线方程为 ;
  (Ⅲ)从椭圆 上一点 向圆 上引两条切线,切点为 . 当直线 分别与 轴、 轴交于 两点时,求 的最小值.

 

 

 

 

 

 

 

21.(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 ,常数 .
  (Ⅰ)若 ,过点 作曲线 的切线 ,求 的方程;
  (Ⅱ)若曲线 与直线 只有一个交点,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请考生在22,23,24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标号涂黑.

22.(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如图所示, 为圆 的直径, , 为
圆 的切线, , 为切点.,
  (Ⅰ)求证:  ;
  (Ⅱ)若圆 的半径为2,求 的值.

 


23.(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已知在直角坐标系 中,圆 的参数方程为 ( 为参数)
  (Ⅰ)以原点为极点、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求圆 的极坐标方程;
  (Ⅱ)已知 ,圆 上任意一点 ,求△ 面积的最大值.

 

 


24.(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
  设函数 .
  (Ⅰ)求不等式 的解集;
  (Ⅱ)若 R, 恒成立,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2015年东北三省四城市联考暨沈阳市高三质量监测(二)
数学(文科)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说明:
一、本解答给出了一种或几种解法供参考,如果考生的解法与本解答不同,可根据试题的主要考查内容比照评分标准制订相应的评分细则.
二、对解答题,当考生的解答在某一步出现错误时,如果后继部分的解答未改变该题的内容和难度,可视影响的程度决定后继部分的给分,但不得超过该部分正确解答应得分数的一半;如果后继部分的解答有较严重的错误,就不再给分.
三、解答右端所注分数,表示考生正确做到这一步应得的累加分数.
四、只给整数分数,选择题和填空题不给中间分.
一.选择题
(1)C;(2)A; (3)B;(4)C;(5)A;(6)C;(7)D;(8)B;
(9)C;(10)D;(11) B;(12)D.
二.填空题
(13) ;(14)  17;(15)  ;  (16) .
三.解答题
(17)解:(Ⅰ)设数列 的公差为 ,则由已知条件可得: ,…2分
解得 ,                     …………………………4分
于是可求得 .             ………………………………6分
   (Ⅱ)因为 ,故 ,   ………8分
于是  .
……10分
又因为  ,所以 .       ………………………………12分
 (18)解:(Ⅰ)两个班数据的平均值都为7,    ……………………………………1分
甲班的方差 ,  ……………3分
乙班的方差 , ……………5分
因为 ,甲班的方差较小,所以甲班的成绩比较稳定.          ……………6分
 (Ⅱ)甲班1到5号记作 ,乙班1到5号记作 ,从两班中分别任选一个同学,得到的基本样本空间为
 = ,                                                       …………………8分
 由25个基本事件组成,这25个是等可能的;
将“甲班同学投中次数高于乙班同学投中次数”记作 ,
则 , 由10个基本事件组成,  …………10分
所以甲班同学投中次数高于乙班同学投中次数的概率为 .       …………12分
(19)解:(Ⅰ)证明:作FM∥CD交PC于M.        …………………………………2分
∵点F为PD中点,∴ .
∵ ,∴ ,…………4分
∴AEMF为平行四边形,∴AF∥EM.
∵ ,
∴直线AF 平面PEC.     ………………6分
(Ⅱ)存在常数 ,使得平面PED⊥平面PAB .      …………………………………7分
∵ , , ,∴ .     ………………………………8分
又∵∠DAB=45°,∴AB⊥DE.
又∵PD⊥平面ABCD,∴PD⊥AB.         ………………………………10分
又∵ ,∴AB⊥平面PDE.
∵ ,∴平面PED⊥平面PAB.                …………………12分
 (20) 解:(Ⅰ)  , ,  ,
 椭圆 方程为 .       …………………………………………………2分
(Ⅱ)当切线的斜率 存在时,设切线方程为 .   ………………3分
又因为 ,故切线方程为 , .  ……5分
当 不存在时,切点坐标为 ,切线方程为 ,符合 .
综上,切线方程为 .     ………………………………………………6分
(Ⅲ)设点 坐标为 , 是圆 的切线,切点 ,过点 的圆的切线为 , 过点 的圆的切线为 .
 两切线都过 点, .    ……………………8分
 切点弦 的方程为 ,由题知  ,
 , ,
 ,当且仅当 ,  时取等号, , 的最小值为 .   …………………12分
 (21) 解:(Ⅰ)设切点 为 ,则 处的切线方程为 .
该直线经过点 ,所以有 ,化简得 ,
解得 或 ,所以切线方程为 和 .     …………………4分
(Ⅱ)法一:由题得方程 只有一个根.     ………………………5分
设 ,则 ,因为 所以 有两个零点 ,即 ( ),且 , .  …7分
不妨设 ,所以 在 单调递增,在 单调递减,
 为极大值, 为极小值,
方程 只有一个根等价于 且 ,或者 且 .        ………………………………………………………………………9分
又 .
设 ,所以 ,所以 为减函数.
又 ,所以 时, ; 时, ,
所以 大于 或小于 ,由 知, 只能小于 ,
所以由二次函数 性质可得 ,
所以 .         ……………………………………………………………………12分
法二:曲线 与直线 只有一个交点,等价于关于 的方程 只有一个实根.          ………………………………………………5分
显然 ,所以方程 只有一个实根.
设函数 ,则 .   …………………7分
设 , , 为增函数. 又 ,
所以当 时, , 为增函数;当 时, , 为减函数;当 时, , 为增函数;所以 在 时取极小值 .    ……………9分
又当 趋向于 时, 趋向于正无穷;又当 趋向于负无穷时, 趋向于负无穷;又当 趋向于正无穷时, 趋向于正无穷.
所以 图象大致如图所示:
所以方程 只有一个实根时,实数 的取值范围为 .  …………12分


(22) 解: (1)连接 是圆 的两条切线, , ,又∵ 为圆 的直径, ,  , ,即得证,
                                                    …………………………5分
(2) , ,∴ △ ∽△ ,
 .     …………………………………………………………10分


(23)解:(1)圆 的参数方程为 ( 为参数)
所以普通方程为 .          ……………………………………2分
 圆 的极坐标方程:         …………………5分
(2)点 到直线 : 的距离为           ……………………6分
            …………………………………………………7分
△ 的面积

         ……………………………………………………………………………………9分
所以△ 面积的最大值为         ………………………………………10分
 (24) 解:(1) ,          …………………………………2分



综上所述   .           ………………………………5分
(2)易得 ,若 R, 恒成立,
     则只需 ,
综上所述 .           ……………………………………………10分

点击下载: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201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数学(文)试题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