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73考试网
 3773考试网 - 高考 - 高考模拟题 - 高考数学 - 正文
北京 上海 广东 山东 江苏 浙江 湖北 四川 天津 陕西 湖南 福建 重庆 安徽 辽宁 江西 海南 宁夏 吉林 山西 广西 云南 新疆 黑龙江 青海 甘肃 西藏 河北 贵州 河南 内蒙古

2015东北三省四市联合体二模数学理试题及答案

来源:3773高考 2015-4-18 10:41:12

2015年东北三省四城市联考暨沈阳市高三质量监测(二)
数  学(理科)
沈阳命题:沈阳市第四中学    孙玉才      沈阳市第二十中学   金行宝
  沈阳市第九中学    付一博      沈阳市第一二0中学 潘  戈
  沈阳市回民中学  庞红全   沈阳市第二十八中学 陶 慧
沈阳主审:沈阳市教育研究院  王恩宾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其中第Ⅱ卷第22题~第24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将条码粘贴在答题卡指定区域.
2. 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第Ⅱ卷用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书写作答,在本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3. 考试结束后,考生将答题卡交回.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已知集合 , ,则    (     )
  (A)       (B)        (C)          (D) 
2. 设复数 ( 是虚数单位),则 =(    )
  (A)         (B)          (C)         (D)
3. 已知 =1, = ,且  ,则向量 与向量 的夹角为(     )
  (A)           (B)           (C)            (D)
4. 已知△ 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 ,若 , ,则△ 的面积为(    )
(A)           (B)1            (C)            (D)2
5. 已知 , ,则函数
    为增函数的概率是(    )
  (A)        (B)        (C)        (D)
6. 阅读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运行相应的程序. 若输出的S 为
 ,则判断框中填写的内容可以是(    )
  (A)     (B)     (C)     (D)
7. 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 ,粗线画出的是某多
   面体的三视图,则该多面体的体积为(    )
  (A)       (B)       (C)     (D) 
8. 已知直线 与抛物线  交于 两点,点 ,若 ,则实数 (    )
(A)         (B)           (C)                (D) 
9. 对定义在 上,并且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的函数 称为 函数:① 对任意的 ,恒有 ;② 当 时,总有 成立,则下列函数不是 函数的是(    )
  (A)    (B)   (C)   (D)
10.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 满足 ,则当 取得最大值时,点 的坐标是(    )
(A)       (B)         (C)             (D)
11. 已知双曲线 与函数 的图象交于点 . 若函数 在点 处的切线过双曲线左焦点 ,则双曲线的离心率是(    )
  (A)     (B)     (C)          (D)
12. 若对 ,不等式 恒成立,则实数 的最大值是(    )
(A)             (B)1          (C)2            (D)

第Ⅱ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3题~第2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22题~第2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卷纸的相应位置上)
13. 函数 ( )的单调递增区间是__________.
14.  的展开式中常数项为            .
15. 已知定义在 上的偶函数 在 单调递增,且  ,则不等式 的解集是              .
16. 同底的两个正三棱锥内接于同一个球.已知两个正三棱锥的底面边长为a,球的半径为R.设两个正三棱锥的侧面与底面所成的角分别为 、 ,则 的值是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 (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数列 中, ,其前 项的和为 ,且满足  .
(Ⅰ) 求证:数列 是等差数列;
(Ⅱ) 证明:当 时, .

 

 

 

 
18. (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底面ABCD是菱形,∠DAB= ,PD⊥平面ABCD,PD=AD=1,点 分别为AB和PD中点.
(Ⅰ)求证:直线AF 平面PEC ;
(Ⅱ)求PC与平面PAB所成角的正弦值.

 

 

 


19. (本小题满分12分)
  某校甲、乙两个班级各有5名编号为1,2,3,4,5的学生进行投篮训练,每人投10次,投中的次数统计如下表:
学生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甲班 6 5 7 9 8
乙班 4 8 9 7 7
(Ⅰ)从统计数据看,甲乙两个班哪个班成绩更稳定(用数据说明)?
(Ⅱ) 若把上表数据作为学生投篮命中率,规定两个班级的1号和2号两名同学分别代表自己的班级参加比赛,每人投篮一次,将甲、乙两个班两名同学投中的次数之和分别记作 和 ,试求 和 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

 

 

 

 

 
20.(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椭圆 : 的上顶点为 ,且离心率为 .
  (Ⅰ) 求椭圆 的方程;
  (Ⅱ)证明:过椭圆 : 上一点 的切线方程为 ;
  (Ⅲ)从圆 上一点 向椭圆 引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 ,当直线 分别与 轴、 轴交于 、 两点时,求 的最小值.

 

 

 


21.(本小题满分12分)
若定义在 上的函数 满足 ,
 , R.
(Ⅰ)求函数 解析式;
(Ⅱ)求函数 单调区间;
(Ⅲ)若 、 、 满足 ,则称 比 更接近 .当 且 时,试比较 和 哪个更接近 ,并说明理由.

 

 

 


 
请考生在22,23,24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标号涂黑.

22.(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如图所示, 为圆 的直径, , 为
圆 的切线, , 为切点.
  (Ⅰ)求证:  ;
  (Ⅱ)若圆 的半径为2,求 的值.

 

23.(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已知在直角坐标系 中,圆 的参数方程为 ( 为参数).
(Ⅰ)以原点为极点、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求圆 的极坐标方程;
(Ⅱ)已知 ,圆 上任意一点 ,求△ 面积的最大值.

 

 

24.(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
设函数 .
(Ⅰ)求不等式 的解集;
(Ⅱ)若 , 恒成立,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2015年东北三省四城市联考暨沈阳市高三质量监测(二)
数学(理科)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说明:
一、本解答给出了一种或几种解法供参考,如果考生的解法与本解答不同,可根据试题的主要考查内容比照评分标准制订相应的评分细则。
二、对解答题,当考生的解答在某一步出现错误时,如果后继部分的解答未改变该题的内容和难度,可视影响的程度决定后继部分的给分,但不得超过该部分正确解答应得分数的一半;如果后继部分的解答有较严重的错误,就不再给分。
三、解答右端所注分数,表示考生正确做到这一步应得的累加分数。
四、只给整数分数,选择题和填空题不给中间分。

一.选择题
(1)C;(2)A;(3)B;(4)C;(5)B;(6)C;(7)D;(8)B;
(9)D;(10)D;(11) A;(12)D.
二.填空题
(13) ;(14) ;(15)  ;(16) .
三.解答题
(17)解:(Ⅰ)当 时, ,             …………………2分
 . ,
从而 构成以1为首项,2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6分
(Ⅱ)由(1)可知, , .       ………8分
当 时, .  ……10分
从而 . …12分

(18)解:(Ⅰ)证明:作FM∥CD交PC于M.
∵点F为PD中点,∴ .   …………2分
 ∵ ,∴ ,
∴AEMF为平行四边形,∴AF∥EM,    ……4分
∵ ,
∴直线AF 平面PEC.       ……………6分
(Ⅱ) , .
如图所示,建立坐标系,则
P(0,0,1),C(0,1,0),E( ,0,0),
A( , ,0), ,
∴ , .  …8分
设平面PAB的一个法向量为 .
∵ , ,∴ ,取 ,则 ,
∴平面PAB的一个法向量为 .              …………………………10分
设向量 ∵ ,
∴ ,
∴PC平面PAB所成角的正弦值为 .              .…………………………12分
(19)解:(Ⅰ)两个班数据的平均值都为7,                 ……………………1分
甲班的方差 ,    …………3分
乙班的方差 ,  …………5分
因为 ,甲班的方差较小,所以甲班的成绩比较稳定.        ………………6分
 (Ⅱ) 可能取0,1,2
 , , ,
所以 分布列为:
 
0 1 2

 
 

数学期望 .        …………………………………9分
 可能取0,1,2
 , , ,
所以 分布列为:
 
0 1 2

 
 


数学期望 .            …………………………12分
(20)解:(Ⅰ) , ,  ,
 椭圆 方程为 .            ………………………………………2分
(Ⅱ)法一:椭圆 : ,当 时, ,
故 ,
 当 时, .   ……………4分
切线方程为 ,
 , .  …………………………6分
同理可证, 时,切线方程也为 .
当 时,切线方程为 满足 .
综上,过椭圆上一点 的切线方程为 .  ……………………7分
解法2. 当斜率存在时,设切线方程为 ,联立方程:
 可得 ,化简可得:
 ,①
由题可得: ,   ……………………4分
化简可得: ,
①式只有一个根,记作 , , 为切点的横坐标,
切点的纵坐标 ,所以 ,所以 ,
所以切线方程为: ,
化简得: .                             …………………………… 6分
当切线斜率不存在时,切线为 ,也符合方程 ,
综上: 在点 处的切线方程为 .
(其它解法可酌情给分)                              ………………………… 7分
(Ⅲ)设点  为圆 上一点, 是椭圆 的切线,切点 ,过点 的椭圆的切线为 ,过点 的椭圆的切线为 .   
 两切线都过 点, .
 切点弦 所在直线方程为 .               …………………… 9分
 , ,
 
 .
当且仅当 ,即 时取等,
 , 的最小值为 .          ……………………………………12分
(21)(本小题满分12分)
解:(Ⅰ) ,所以 ,即 .
又 ,所以 ,
所以 .                   ……………………………………4分
(Ⅱ) ,
 .                                                              ……………5分
 ,
①当 时, ,函数     在 上单调递增;           .……………6分
②当 时,由 得 ,
∴ 时, ,  单调递减; 时, , 单调递增.  
综上,当 时,函数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当 时,函数 的单调递增区间为 ,单调递减区间为 .          .……………8分
(Ⅲ)解:设 ,
  ,  在 上为减函数,又 ,
 当 时, ,当 时, .
  , ,
  在 上为增函数,又 ,
  时, ,  在 上为增函数,
  .
①当 时, ,
设 ,则 ,  在 上为减函数,
  ,
  ,  ,  ,  比 + 更接近 .
②当 时, ,
设 ,则 , ,
  在 时为减函数,  ,
  在 时为减函数,  ,
  ,  比 + 更接近 .
综上:在 时, 比 + 更接近 .    …………………………… 12分
 
(22) 解: (1)连接 是圆 的两条切线, ,
 ,又 为圆 的直径, ,
  , ,即得证,……5分
(2) , , △ ∽△ ,
 .     ………………………………………………………… 10分

(23)解:(1)圆 的参数方程为 ( 为参数)
所以普通方程为      …………………………………………2分
 圆 的极坐标方程:        …………………5分
(2)点 到直线 : 的距离为        ………………………6分
                               ………………………7分
△ 的面积

                                                       ………………………9分
所以△ 面积的最大值为                     ………………………10分

 (24) 解:(1) ,                 ………………………2分



综上所述   .                  ………………………5分
(2)易得 ,若 , 恒成立,
     则只需 ,
综上所述 .                             ………………………10分

点击下载:东北三省四市教研联合体2015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数学(理)试题



  • 上一个文章: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及个人隐私等问题,请在两周内邮件fjksw@163.com联系.


    |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申明 | 网站导航 |
    琼ICP备1200340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