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难度提高分量略增 通过理论考查实践
安徽省2009年数学中考试卷和2008年相比,试题的难度系数、分量略有增加,知识涵盖面广,既重视对学生数学知识与技能的结果和过程的评价,也重视对学生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观察、分析、解决日常生活中问题能力的评价。
几何、特别是圆这一章节知识点的考查比例明显增加。如第9题考查垂径定理的应用,第10题在应用切线长定理求∠AIB的度数时考生易失分,第16题考查了圆切线性质定理的运用等。第22题对相似三角形相关知识的考查也属于几何范围。
数学活动与思考及解决方面的试题独具匠心:如第18题在给定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如何连续使用位似、轴对称、平移三种变换,答案不唯一。第19题数形结合,让考生既在图案对称美的赏析中探究潜在规律并将规律代数化,又兼顾菱形性质与三角函数等知识点的运用。第20题将一张正方形纸片裁剪成四块①②③④后,让考生重新拼接成一个矩形(非正方形),再求出一组边长的比值,开放性与实践性很强,甚至于可动手撕纸验证,形成拼接方案。在解上述试题时考生一旦陷入思维误区或方法不当,将会非常耗时,导致靠后的试题没有时间处理而影响数学水平的发挥。
函数类试题更注重考查学生构造、理解、运用函数图像的能力。如第8题由条件中直线在坐标系的位置信息去预测另外一条直线在坐标系中的大致位置,考查对一次函数图像的理解。第14题由抛物线所过第三个点的两种可能性:(-1,0)与(1,0),构造图像草图,分类讨论,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第23题不仅要求考生理解函数图像的实际意义、构造图像与运用图像中的潜在信息策划最佳营销方案之外,还要求考生确定分段函数的解析式与相应自变量的取值范围,要注意到的细节很多,考生极易顾此失彼而失分。
此外,还有其他变化,如概率与方程的分值比例减少了,仅第6题概率、第4题工程问题与第7题为求平均年增长率而列的一元二次方程。还有显著变化的是第5题在三视图中添加相关线段的长度数据,就相对应长方体的高与底面边长。第21题以解答题的形式考查了频数分布直方图及其应用,考生应抓住这些得分点。
点评名师:合肥市四十二中夏鲲(庐阳区“教坛新星”)
历史:关注两岸三通等热点
2009年中考历史试题严格依据《课标》的教学内容和要求命题,考查了学生的基本历史知识以及学生学习历史基本技能和方法。体现了“三维目标”的要求,切实有效地把考查历史知识与考查学生的能力、方法、过程与情感态度价值观有机结合起来。如组合列举题中的第二题世界文学,注重培养了学生人文观念和审美情趣。材料解析一中的“有关对核武器的看法”培养了学生热爱和平、正确运用科技造福人类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试题以历史问题为出发点,注重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突出了历史的时代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加强历史和现实结合,发挥了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例如试卷中的组合列举题的15题考查了中国近现代历史中不同时期的指导思想,培养了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和人生观。材料解析题二中的2008年金融危机题考查了1929~1933年的经济大危机相关历史知识等,注重考查了学生运用历史知识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此外,试题凸显历史学科的与时俱进,考查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和实践创新能力,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教育意义,注重养成学生关心党和国家重大时事,关注社会及处理社会问题的能力。例如朝核问题、中美建交30周年、两岸实现三通、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等热点问题。
综观试卷,内容涉及面广,涵盖了《课标》中规定的六个历史学习板块及《安徽史》。突出主干知识,注意历史点线面结合。既照顾全面又突出重点,试卷结构合理,题量适中,题意明确,难易适当。能够真实反映出学生的历史学业水平,并且适度增加了开放性和探究性试题。
点评名师:合肥四十二中杨辅彬(高级历史教师,多年从事毕业班教学工作,曾当选中考历史优秀阅卷教师。获得省市区的历史教学论文一二等奖,参与编写九年义务教育历史寒假作业及历史综合练习册等教学资料)。
政治:22分题可直接抄到
2009年思想品德课中考试题总的来说比较平实,难度不大。与近三年安徽中考题相比较,难度有较大降低,相信绝大部分考生能拿到高分。命题坚持以稳定为主,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察,突出的在于情感与价值观的考察。试题设问角度单一平实,其综合性、开放性和新鲜性显得尤为不足。
试题结构、题型、题量、形式及所赋分值与07、08年基本一致,尤其所赋分值与往年完全相同。但试题难度是近三年来中考政治试题中最简单的,如第13题第2小问请说说在家庭生活中如何与父母相处、第15题第2小问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性、第3小问国家为什么要对未成人实行特殊保护、第16题第1小问我国生态环境的现状如何、第17题第2小问科技的重要性、第3小问民族精神内涵等等22分的题都可从教科书上直接抄到,这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
此外,试卷在形式上、题量上的变化。如第13题是材料题取代了近两年的漫画题,第15题以往是3道情境题,今年仅为1道,其他代之以简答,以往为6小问今年仅4小问。命题风格与近两年也有明显不同。
第三题切口较小,朴实得很,整张试卷,没有偏、怪、难题,就是说,考生只要平时认真听课,善于思考,勤做笔记,就能拿到高分,是一份很实的试卷,实在得如同以往闭卷考试的试卷。试题信息的选材、考察角度的设问趋于保守,缺少往年那种开拓创新的大家气质。
命题启示:今后思品课教学要贴近生活,关注家乡发展变化。比如亲子之间、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具体方法或小窍门、青少年如何正确认识网络游戏危害都来源与生活,而中博会在安徽召开的意义也成为本次中考的涉及内容。另外,中考复习时要回归教材、夯实基础。只要平时听好课、记好笔记同样能拿高分。
点评名师:合肥四十二中汪大年(先后荣获庐阳区教坛新星,合肥市优质课一等奖,安徽省优质课二等奖等称号。 )(记者 胡霈霖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