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度与往年持平
□合肥四十六中许红
数学
我省2008年中考数学学科是市区首次使用沪科版教材的测试,这张试卷整体难易度和2006年、2007年的中考试卷持平。既重视对学生数学知识与技能的结果和过程的评价,也重视对学生在数学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等方面发展状况的评价。
填空题、选择题基础性强,常规题型较多学生容易得分,主要考查学生的概念理解能力与规则运用能力。只有第9题关于识图问题学生容易误解失分,命题的思路和2002年中考一道有关“国民生产总值年增长率的变化统计图”试题相似。15题解不等式组考查学生基本运算能力,16题三角函数问题考查建立“底部可到达问题”的模型学生容易得分。17题有关增长率问题,命题的思路几乎和2007年中考第18题如出一辙,应该设定参量帮助解题,部分学生容易丢分。18题考查在直角坐标系中有关点的对称及规律探索问题,学生容易上手。19题概率题较简单,学生借助树状图、列表、直接列举方法易求出结果。
20题是一道几何题,题中平行线较多,学生在回答第一问“有多少对相似三角形”时容易漏解,尤其是求解第二问“BP:PQ:QR”时,学生容易思维短路。21题是一个纯粹的二次函数题,类似篮球问题,学生应该感觉不陌生。22题第一、第二问容易利用HL证明,关键是第三问学生容易受前两问的影响,思维定势认为成立,其实可以通过画图举出反例,这一问考查学生基本概念是否清楚,考虑问题是否全面,学生很容易失分。23题是一道有关抗震救灾的数学试题,具有一定的时代性。考查函数、方程、识别图像等有关内容,综合性强。第一问学生容易错解直接令当a=0时,速度为4千米/时,时间t=()小时,应该稍作分析二分队还有等待的时间。第二问设置得非常好,也是整个试卷的一个亮点,利用方程的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第三问识图题考查学生数形结合思想。作为今年的压轴题,学生要想完整、准确解答此题,的确需要有较强的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