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教体艺〔2009〕31号
市教育局关于下发2010年初中毕业生升学
体育考试方案的通知
各县(区)教育局,开发区城乡事业局,市直有关学校及有关单位: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和《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条例》精神,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经研究决定对2010年初中毕业升学体育考试进行改革(以下简称“体育考试”)。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从2010年起,体育考试成绩由现场考试成绩(30分)和过程性考核成绩(5分)组成,合计35分计入中考总分。
二、2010年,现场体育考试项目为:
1.速度:50米跑。身体异常的考生经过批准可考握力。
2.力量:投掷实心球。
3.技能:篮球绕标志物运球。农村学校过渡期可考跳绳。
考试分数评定标准参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制定,另文下发,考试标准附后。
三、过程性考核的分值为5分。从2009年12月起,全市初中必须按照《淮安市体育考试过程性考核方案》的要求,对所有学生进行过程性考核,并从2010年起计入中考总分。今年考核时间统一为12月7日-12月20日(过程性考试方案附后)。
四、各县(区)教育局要成立由体卫艺科、基教科、招办、教研室、安全办等科室以及纪检监察部门共同组成的考核领导小组,负责制定考试考核方案和管理。要加强部门分工合作,强化考试考核监督机制建设,严格规范考试考核。现场考试由各县(区)教育局按照全市统一考试项目、统一成绩评定标准、统一考试规程和统一考试时间的原则统一组织实施。
五、允许学生申请免考。学生持有关部门或医院出具的相关证明,填写“体育考试考核免考申请表”,经家长签署意见、学校初审盖章、县(区)体育考试考务办公室批准,即可免于参加体育考试考核。免考的学生成绩的评定另行规定。
六、申请缓考手续。对考生由于临时伤病或生理等原因,不能在规定日期参加现场体育考试或考核,必须提出书面申请,经批准后可以缓考,缓考应当在文化考试之前统一进行。
七、各县(区)要本着对学生健康和生命负责的态度和实事求是的原则,严格执行学生体检审查制度,避免运动伤害事故的发生。
八、各县(区)教育局要制定过程性考核方案,并于2009年11月30日前报市教育局审核批准。
附件:1.现场考试标准附后
2.淮安市体育考试过程性考核方案
二〇〇九年十一月十日
主题词: 初中 升学 体育考试 方案
抄报:省教育厅
淮安市教育局办公室 2009年11月10日印发
共印 份
2010年体育考试标准
(现场)
一、掷实心球
1.在坚实、平坦的地面上进行。投掷区宽度4米,长度不少于20米。实心球重量为2000克。
2.考生面对投掷方向,两脚前后(或左右)站立于投掷线后,双手持球至头上方稍后仰,采用原地的方式将球向前掷出,球出手的同时,后脚(或任一脚)可向前迈一步。
3.投掷过程中,脚和身体其他部位触及投掷线或投掷线前地面均为犯规。
4.成绩判定是以实心球落地痕迹的后沿至投掷线的后沿成垂直丈量,不足1厘米不予计算。
5.考生可试掷两次,计取最好成绩。两次犯规者,可再增加一次试掷机会,再犯规者计最低成绩。
二、篮球往返运球
1.场地器材
测试场地长20米,宽7米。起点线后5米处开始设置标志杆,每排设置两根,各排标志杆底座中心点之间相距3米,共设5排;每排的两根标志杆底座中心点之间相距1米,距同侧边线3米。
测试器材包括秒表、发令哨、30米卷尺、标志杆10根(杆高不低于1.2米)、篮球(符合国家标准)。设置方式如图所示。
2.测试方法
受试者在起(终)点线后,持球站立,听到出发口令后,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球依次过杆。发令员发令后开表计时,受试者与球均返回起(终)点线时方可停表,计时结束。每名考生有两次测试机会,记录其中成绩最好的一次。以秒为单位记录测试成绩,精确到小数点后一位,小数点后第二位数非“0”时进1。
3.注意事项
①运球过程中篮球脱手后,如球仍在测试场地内,受试者可自行捡回,并在脱手处继续运球,计时不停表。
②测试过程中出现以下现象均属犯规行为,取消当次成绩:出发时抢跑,运球过程中双手同时触球、膝盖以下身体部位触球、漏绕标志杆、碰倒标志杆、人或球出测试区域、未按要求完成全程路线、通过终点时人球分离。
③受试者有两次测试机会,两次犯规,可再增加一次测试。
三、50米跑、握力、跳绳考试方法与2009考试方案相同。
附件二
淮安市体育考试过程性考核方案
一、考核目的
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青少年体育增强青少年体质的意见》(中发〔2007〕7号)和《江苏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条例》精神。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经研究决定,从2010年起对初中升学体育考试进行“初中阶段各学年度过程性考核和初三学年现场考试合并计分”的体育中考改革。目的是以评价引导和督促学生认真上好体育课和积极参加课外体育锻炼,改善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并树立终身体育锻炼意识;同时也是规范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的办学和教学行为,促进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有效提高体育课堂教学的质量,确保《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有效实施。
二、考核对象和分值
全市在籍在读初中所有学生和当年不在籍但参加初中升学文化考试的学生。
初中阶段体育过程性考核总分为5分,其中:初一、初二、初三年级各占1分、2分、2分。目前,初中各年级过渡期间过程性考核与现场考试的分值如下:
年级 |
初一年级 |
初二年级 |
初三年级 |
考试形态 |
过程 |
现场 |
过程 |
现场 |
过程 |
现场 |
总分 |
5 |
30 |
4 |
31 |
2 |
33 |
三、考核内容和办法与标准
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跑。由学校组织实施,与每年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相结合,通过组织阳光体育冬季长跑促进学生加强训练。时间安排在11月中旬至12月上旬(今年时间安排在12月7日-12月20日),学生第一次测试不合格可在第二年一月份再补测一次,再不合格得分为标准分减去一分。体育过程性考核的评分标准见附件。非在籍学生由县(区)考核机构直接组织考核。
四、关于残疾学生过程性考核的有关规定
因残疾丧失运动能力而不能参加体育考试的免考学生,应当凭残疾人联合会颁发的残疾证书办理相关手续(并存入学生档案),过程性考核成绩按以下标准进行评定:
1.属重度(一级)残疾和中度(二级)残疾的学生,体育课免修的学生,过程性考核直接计满分5分。
2.轻度(三级)残疾者,学校不对其体育课成绩进行具体考核,但有义务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为其提供锻炼时间和内容(需有详细记录)。该类学生应保证参加每周3学时的体育锻炼,平均每学期参加体育锻炼时间达到50学时者,过程性考核成绩记满分5分;
3.其他无残疾证书而办理免考免修体育的学生均按因病免考免修体育的规定处理。因肥胖等原因不宜参加长跑者,经本人申请、学校审核、县(区)教育局批准,可选择握力作为考核项目,评分标准和办法另行公布。本规定只适用于2009年参加过程性考核的学生。
四、过程性考核的组织
(一)市教育局职责
市教育局成立由体卫艺处牵头,基教处、监察室、招办、教研室参与的考核小组,负责考务工作的指导、审核、监督、检查,对县(区)和学校考核结果具有否决权。
(二)县区教育局职责。
1.各县(区)教育局要相应成立考核领导小组,根据《淮安市体育考试过程性考核方案》统一制定本县区的过程性考核实施办法和学校成绩上报审核制度,并上报市教育局。
2.审核学校上报的过程性考核方案,审核学校上报的毕业生过程性考核结果。在现场考试之前建立应届毕业生考核档案,和现场考试档案相对应,以便进行分数的合成,最后确定体育考试总分。
3.加强对学校过程性考核工作的监督检查与管理力度,确保过程性考核的公开、公正、公平。
4.设立举报电话或信箱,接受家长和学生的投诉,及时对投诉情况予以核实。对过程性考核中的违纪行为及时纠正并追究责任。
(三)学校职责
1.学校要相应成立考核领导小组,根据《淮安市体育考试过程性考核方案》和县区实施方案制定考核办法,并上报区县教育局备案。
在新学年开始之前,各学校必须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的相关规定和有关教材,将过程性考核与体育教学和训练、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阳光体育冬季长跑有机的结合,确保过程性考试的顺利实施。
2.学校应将经批准后的考核办法在校内公示,并向学生宣讲有关规定和要求。考核在应由学校主要负责人统一组织,监督体育教师严格执行,参与评分的教师不得低于3人。
3.学校应当在秋季学期结束前对学生过程性考核成绩进行一次认定,在校内公示考核结果无疑义后,上报县(区)教育局体卫艺科。考核的过程和结果必须有详细记录并保存3年,以便各级教育局进行监督检查。
五、加强监督查
各地教育纪检监察机构要牵头组织现场监察队伍,对过程性考核进行全方位的监督,确保考试工作严密、严格、严肃和公平、公正、公开与安全有序地进行。市教育局将组织人员对各地考核进行巡查,巡视员评价结果将作为评价学校考评学校和教育局考务工作的重要依据。
对在体育过程性考核中有弄虚作假、虚报成绩等违规和失职行为的工作人员,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令(第18号)处理,并追究责任。
六、2009年日程安排
1.11月11-20日,各县区传达文件精神,各学校学习研究制定考核方案。
2.11月25日之前,各学校上报考核方案,包括:机构、制度、人员(责任人、分管人、承办人等)、人数和时间安排、场地,安全措施等。发告家长并及时回收。
3.11月30日,县区上报考核方案包括组织机构、人员安排、督查计划、各学校考试人数时间安排、惩罚措施、安全方案等。
4.12月4日之前市教育局批准下发各地考核方案。
5.12月7日-12月20日,各学校组织考核,市县区教育局组织督查和巡视。各学校将考核结果进行公示。
6.2010年1月前学校组织补考,确定所有学生成绩并在公示后上报县区教育局。
7.2010年2月各地上报考核结果至市教育局,并建立应届毕业生考核成绩档案,准备进行现场考试,最后进行分数的合成。
七、本考核方案的解释权在市教育局
附件:2010年体育考试过程性考核标准
2010体育考试过程性考核标准
一、考核项目。为男生1000米、女生800米跑。在标准制定过程中考虑到塑胶、煤渣、泥土和弯道等田径场不同情况,在实施过程中为统一标准。达到标准为满分;达不到者,参加补考一次,达到者为满分,达不到者得分为标准分减一分。
单位:秒
年级 |
初一 |
初二 |
初三 |
性别 |
男生 |
女生 |
男生 |
女生 |
男生 |
女生 |
成绩 |
312 |
270 |
300 |
264 |
275 |
263 |
二、考核办法
1.考核班级提前5分钟到达指定地点集合,学生在教师带领下进行考试前的热身活动。
2.按分组分发号码背心,带领考生有序上道。
3.考试开始,两块表计时(其中一块备用),终点裁判员记录名次。
4.一组考生跑结束后,要及时组织学生整理放松,按名次整队,回收号码背心。
5.记录员登记成绩,学生签字认可。
6.各班考核结束后集中带回。
三、考核前准备
1.整理考生名单并分组,每组人数原则上不超过16人;打印考核成绩记录单(一式三份)。
2.布置场地,准备器材。号码背心两套(每套十六件)、发令枪、秒表两块、小红旗两面,夹板三块,铅笔三支,桌凳一套。
3.学校在考核前要发告家长书,要求家长带其子女进行心肺等疾病的检查,判别是否适宜参加长跑并签字。校医和班主任逐一检查告家长书的反馈结果,家长如无特殊告知,应视其子女能够参加考核。
4.缓考:因伤病或特殊原因暂不能按时参加体育考试的考生,可申请缓试,经学校审核,可安排补考。
5.免考:丧失运动能力的伤残学生(有县区残联核发的残疾证书或县区级以上医院证明),或因身体健康问题(如有严重心脏病等疾病),在初中阶段已办理免修体育实践课手续的考生,可申请免试。由学校审核,县(区)教育局批准,按规定分计入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