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市高三年级2015年4月诊断考试
数学(文科)试卷
命题人:临泽一中 张自鹤 审题人:临泽一中 魏正清 终审人:山丹一中 钟丽娟
第I卷 (选择题 共6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全集是实数集R, , ,则 ( )
A. B. C. D.
2.复数 ( 为虚数单位)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所在象限为( )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3.已知命题 ,命题 ,则( )
A.命题 是假命题 B.命题 是真命题
C.命题 是真命题 D.命题 是假命题
4.某程序框图如右图所示,现输入如下四个函数, 则可以输出的函数是( )
A. B.
C. D.
5.设变量 , 满足约束条件 则 的最大值为( )
A.21 B.15 C.-3 D.-15
6.已知实数1, m,4构成一个等比数列,则圆锥曲线 的离心率为( )
A. B. C. 或 D. 或3
7.某三棱锥的三视图如右图所示,则该三棱锥的体积是( )
A. B.
C. D.
8.设 的内角 所对边的长分别为 ,若 ,则角 =( )
A. B. C. D.
9.直线 被圆 所截得的最短弦长等于( )
A. B. C. D.
10.将函数 图像上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 倍(纵坐标不变),再向右平移 个单位,那么所得图像的一条对称轴方程为( )
A. B. C. D.
11.已知双曲线 的焦点为F1、F2,点M在双曲线上且 则点M到x轴的距离为( )
A. B. C. D.
12.已知 函数则方程 恰有两个不同的实根时,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注:e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
A. B. C. D.
第II卷(共90分)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3题~第2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2题~第2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把答案填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
13.已知 为第二象限角, ,则 =______ _____.
14.在 中, , , ,则 .
15.已知抛物线 ,过其焦点且斜率为-1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B两点,若线段AB的中点的纵坐标为-2,则该抛物线的准线方程为_________.
16.已知函数 且 ,其中 为奇函数, 为偶函数,若不等式 对任意 恒成立,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 .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等差数列 中 ,其前n项和 。
(I)求p的值及 ;
(Ⅱ)在等比数列 中, ,若等比数列 的前n项和为 .求证:数列 为等比数列.
18.(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在四棱锥中 中,底面 为菱形, , 为 的中点.
(I)若 ,求证:平面 平面 ;
(II)若平面 平面 , ,点 在线段 上, 且 ,求四棱锥 与三棱锥 的体积之比.
19.(本小题满分12分)
为了了解某学段1000名学生的百米成绩情况,随机抽取了若干学生的百米成绩,成绩全部介于13秒与18秒之间,将成绩按如下方式分成五组:第一组[13,14);第二组[14,15);
……;第五组[17,18].按上述分组方法得到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右图所示,已知图中从左到右的前3个组的频率之比为3∶8∶19,
且第二组的频数为8.
(1)将频率当作概率,请估计该学段学生中百米成绩在[16,17)内的人数以及所有抽取学生的百米成绩的中位数(精确到0.01秒);
(2)若从第一、五组中随机取出两个成绩,求这两个成绩的差的绝对值大于1秒的概率.
20.(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椭圆C: 的离心率为 ,且过点(1, ).
(1)求椭圆C的方程;
(2)设与圆 相切的直线 交椭圆于A,B两点,M为圆 上的动点,求 面积的最大值,及取得最大值时的直线L的方程.
21.(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函数 ,其中 是自然对数的底数, .
(Ⅰ)若曲线 在点 处的切线的斜率为 ,求切线方程;
(Ⅱ)试求 的单调区间并求出当 时 的极小值.
请考生在第22、23、24三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作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
22.(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如图: 是⊙ 的直径, 是弧 的中点,
,垂足为 , 交 于点 .
(Ⅰ)求证: ;
(Ⅱ)若 ,⊙ 的半径为6,求 的长.
23.(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参数方程选讲》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中,以 为极点, 轴的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 已知 点的极坐标为 , 曲线 的极坐标方程为 .
(1)写出点 的直角坐标及曲线 的普通方程;
(2)若 为 上的动点,求 中点 到直线 ( 为参数)距离的最大值.
24.(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
已知函数
(1) 若 恒成立,求 的取值范围;
(2)若 ,求证: .
张掖市高三年级2015年4月诊断考试
文科数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答案 A D C B B C A D C A D B
二、填空题: 13. 14. 15. 16.
三、解答题
17.解析:(I)由题意可得:
---------------------- 3分
, 公差 ---------------------- 5分
由此可得: ----------------------6分
(Ⅱ)由题意可得:
联立方程组解得: , --------------------8分
数列 是以 为首项,3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10分
又因为 ,
是以 为首项,3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12分
18.解析:(Ⅰ) , 为 的中点,
, -----------------------1分
又 底面 为菱形, ,
设 则 ,从而
----------------4分
----------------------------5分
又 平面 ,又 平面 ,
平面 平面 ; ----------------------------6分
(Ⅱ)过点 作 交PB于点H. --------------------------7分
平面 平面 ,平面 平面 ,
平面 , 平面 ,
--------8分
,又
,又 ,
平面 ,又 , ,
--------------------------10分
,
---------------------------12分
19.解析:(1)设前3组的频率依次为 ,则由题意可得:
,由此得: …………………1分
第二组的频率为0.16 …………………2分
第二组的频数为8, 抽取的学生总人数为 人 …………………3分
由此可估计学生中百米成绩在[16,17)内的人数 人。……………4分
设所求中位数为
由前可知第一组、第二组、第三组的频率分别为0.06、016、0.38
则 0.06+0.16+0.38(m-15)=0.5,解得m=15.74
答: 估计学生中百米成绩在[16,17)内的人数为16人;所有抽取学生的百米成绩的中位数为15.74秒。 …………………6分
(2)记“两个成绩的差的绝对值大于1秒”为事件A.
由(1)可知从第一组抽取的人数 人,不妨记为a,b.c
从第五组抽取的人数 人,不妨记为1,2,3,4, ……………9分
则从第一、五组中随机取出两个成绩有:ab,ac.a1,a2,a3,a4,bc,b1,b2,b3,b3,c1,c2,c3,
c4,12,13,14,23,24,34这21种可能;
其中两个成绩的差的绝对值大于1秒的来自不同的组,共有12种。
两个成绩的差的绝对值大于1秒的概率为 . ……………12分
20.解析:(1)由题意可得: ——————————————2分
————————————4分
(2)①当k不存在时, ——————5分
②当k存在时,设直线为y=kx+m,A(x1,y1),B(x2,y2)
——————————7分
—————————8分
———————10分
,
, ————————————12分
21.解析:(Ⅰ) ,………1分
解得: …………………2分
切点坐标为
切线方程为:
即所求切线方程为: …………………4分
(Ⅱ)(1)当 时, ,
当 时, ;当 时,
的递减区间为 ,递增区间为 .…………………6分
(2) 当 时,
令 解得:
当 或 时,
当 时,
的单调递减区间为 ,
单调递增区间为 , …………………8分
的极小值 …………………9分
(3)当 时,令 解得:
①若 ,当 或 时, ;
当 时, .
的单调递减区间为 , ;
单调递增区间为 . …………………10分
②若 , ,
的单调递减区间为 . …………………11分
③若 ,当 或 时, ;
当 时, .
的单调递减区间为 , ;
单调递增区间为 . …………………12分
22. 解析:(Ⅰ)证法一:连结CO交BD于点M,如图 …………1分
∵C为弧BD的中点,∴OC⊥BD
又∵OC=OB,∴RtΔCEO≌RtΔBMO ………… ………………2分
∴∠OCE=∠OBM ……………………………3分
又∵OC=OB,∴∠OCB=∠OBC …………………………4分
∴∠FBC=∠FCB,∴CF=BF …………5分
证法二:延长CE 交圆O于点N,连结BN,如图………1分
∵AB是直径且CN⊥AB于点E.
∴∠NCB=∠CNB……………………………………2分
又∵C为弧BD的中点 ∴∠CBD=∠CNB……3分
∴∠NCB=∠CBD
即∠FCB=∠CBF…………………………………4分
∴CF=BF…………………………………………………………5分
(Ⅱ)∵O,M分别为AB,BD的中点
∴ ……………………7分
在Rt△COE中, …………………………………9分
∴在Rt△CEB中, ………………………………10分
23. 解析:(1) ,
点 的直角坐标为 ………………………………………2分
由 得: 即
曲线 的普通方程为: ……………………………………5分
(2)由 可得直线 的普通方程为 ………………6分
由曲线 的普通方程: 可设点
则点 坐标为 ………………………………………7分
点 到直线 的距离 ………8分
当 =-1时, 取得最大值
点 到直线 距离的最大值为 。 ………………………………………10分
24. 解析:(1) ……………………3分
……………………5分
(2) 证明:
…………9分
……………………10分
点击下载:甘肃省张掖市2015届高三下学期4月诊断考试 数学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