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之前,我的双脚还踏在美丽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上,
洁白的蒙古包、有染的牛羊、风驰电掣的骏马、辉煌地草原落日、令人迷醉的马头
琴...
这一切,仍在我的大脑中回旋、荡漾...
七月十九日中午十二点十四分,伴随一声长笛,1301次列车驶出天津站,
而我们,则开始了我们的“草原之旅”。
曾经想过很多方式,去度过火车上的26个小时,结果却都是徒劳。
一张小桌,六个笑脸,
在憧憬和热情中,时间也过得飞快,
通过一张窗子,一路上的景色尽收眼底...
第二日下午三点,火车到达我们的中转地----海拉尔(呼伦贝尔盟首府),
之后又马不停蹄的坐上汽车,
三个小时车程之后,终于到达我们的目的地----新巴尔虎左旗。
印象一:草原上的小城
阿木古郎小城,是左旗政府驻地,也是我们草原上的“落脚之处”,
“阿木古郎”系蒙古语“太平”之意,
小城就建在辽阔的呼伦贝尔大草原上,
小城的人很少,一万人左右,这个人数的城市还是第一次见剑?
小城的街道很宽敞,没有红绿灯的城市也是第一次见到,
小城的建筑很有风格,蒙古特色与现代化风格结合的淋漓尽致...
这所有, 让它成为草原这幅大画卷上闪亮的一点。
印象二:肉、酒、歌
人手一把刀,大大的一盘肉,第一次“亲手”体验手抓羊肉的感觉,
主人说:“只有自己动手割的肉才最好吃...”
“腼腆”的我们终于“放下”架子,一把一把,甚是过瘾!
肉桌上没有酒是不可能的,
待客时不喝酒就是对客人的不尊,
“草原三杯”,让我们这些从未沾过白酒的“小家伙”们很快就迷迷糊糊。
喝完必唱,也是草原上的特色,
几杯酒下去,肚里热了,脸红了,心情爽了,歌声也来了...
草原上的人以自己特殊的方式欢迎着来到这里的每一个人。
印象三:草原与天空
同去的朋友说:“如果我是在草原上长大的,眼睛一定不会这么近视!”
的确,视野从来没有如此的开阔,
绿,一望无际。
偶尔几朵云投到草原上斑驳影子。
天空是那样的蓝,纯粹而透明。
天圆地方,感觉就是如此。
印象四:牧童羊群
汽车随便停到路边,我们下车朝着羊群的方向走去。
看见有骑马的牧童,便大声朝他喊,
牧童见听见声音,也骑马向我们奔来。
看起来只有十五六岁的年龄,上下马的动作却那么轻松自如,
我们向他借了马,当然只是照几张相而已,
坐在马上,以羊群为背景,真有一种让马狂奔的冲动,可惜...
简短交流之后,他又骑上马背,奔回他的羊群。
洁白的羊群、奔腾的骏马、英俊的少年,
又一幅天然的图画。
印象五:祭敖包与那达慕
幸运的我们正好赶上一年一度的那达慕,虽然以前甚至未曾听说,
但从当时人们的热情,足以看出这是草原上最热闹的日子。
早上,人们爬上石堆,将酒和食物洒在堆上,并绕行三圈,
以祈求降幅、风调雨顺。
人们奉上真诚、祈求美好,每个人都是那样的虔诚...
祭奠仪式之后,便是那达慕的博克、赛马、射箭等极富民族特色的文体项目,
人们说着、笑着,尽情的欢度这一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