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招生考试网 >> 考研 >> 考研复习 >> 文章正文
 
2010年考研政治理论训练试题及答案
整理自:文都教育 2009-9-30 8:08:09

  30.真理和价值的对立统一的关系表现为(本题难度系数为0.7)()

  A。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的认识、实践活动的相互区别又相互联系的基本内容

  B。真理原则侧重于客体性、条件性、统一性原则,价值原则侧重于主体性、目的性、多样化原则

  C。真理与价值相互贯通,既互为前提又互相适用,在发展中二者相互引导,从价值走向真理,从真理走向价值

  D。实践是真理和价值共同的检验标准

  31.列宁说:“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这一思想可以理解为(本题难度系数为0.7)()

  A。真理的形成不需要抽象概括

  B。真理不是抽象不变的公式

  C。真理有其适用的具体范围和条件

  D。真理体现了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2.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因为实践(本题难度系数为0.85)()

  A。具有直接现实性

  B。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

  C。具有普遍性的特点

  D。是联系主观和客观的桥梁

  33.逻辑证明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逻辑证明给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B。难以直接实践检验的理论要靠逻辑思维证明

  C。逻辑证明给实践以理论根据

  D。逻辑证明以实践标准为基础

  34.下列有关价值特性的表述,正确的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价值是主体的需要和利益

  B。价值是客体的某种属性或性能

  C。价值既有客观性,又有主体性

  D。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确立的同客体之间的创造性关系

  35.价值评价的基本要求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

  A。对评价标准的正确制定

  B。对客体状况的正确认识

  C。对主体需要的正确认识

  D。对现实世界的正确认识

  36.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两大主题,在其过程中,人类应该遵循的原则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65)()

  A。求真原则B。务实原则

  C。真理原则D。价值原则

  37.割裂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会导致(本题难度系数为0.7)()

  A。右的错误B。客观唯心论

  C。“左”的错误D。教条主义

  38.恩格斯说:“单凭观察所得的经验,是决不能充分证明必然性的。这是如此正确,以致不能从太阳总是在早晨升起来推断它明天会再升起。”这说明(本题难度系数为0.65)()

  A。感性认识必须上升到理性认识

  B。所有的认识的真理性是相对的

  C。感性认识有其局限性

  D。归纳法的不完满性

  39.价值的客观性表现在(本题难度系数为0.8)()

  A。价值以事物本身所具有的客观属性为现实基础

  B。价值是客体客观所具有的

  C。价值必须以人的客观需要为前提

  D。人的需要是受社会实践和历史条件制约的

  40.价值具有的特性包括(本题难度系数为0.85)()

  A。客观性B。可替代性

  C。工具性D。主体性

  41.一个科学合理的价值评价、价值认识,必须符合(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对实践关系的正确认识

  B。对道德关系的正确认识

  C。对主体需要的正确认识

  D。对客体状况的正确认识

  42.下列有关实践的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

  A。主体是一定社会关系中从事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

  B。客体是主体的实践和认识活动所指的一切对象

  C。主体能够认识、利用、改造和欣赏客体

  D。客体本身的状况和规律又制约和限定着主体的能动活动

  43.下列观点可以归结为客观唯心主义的哲学观点的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世界统一于存在

  B。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异化

  C。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

  D。物质是感觉的复合

  44.主观唯心主义者的观点包括(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心外无物

  B。存在就是被感知

  C。经验是构成世界的最终要素

  D。物是感觉的复合

  45.客体是与主体相对应的概念,客体是指(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客体是纳入到人的对象性活动中的客观事物

  B。有待认识的客观规律

  C。客体是主体活动所指向的客观事物

  D。客体具有自然形式的客体、社会形式的客体和精神形式的客体

  一、选择题Ⅰ

  1.【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认识的本质。辩证唯物主义在认识本质上的根本观点是能动的反映论,反映论是所有唯物主义在认识论中的共同的观点,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是消极被动的反映论,辩证唯物主义是能动的反映论。本题中“建构论”、“内省论”、“选择论”作为认识的本质均是唯心主义的。在这里,承认认识有建构、内省和选择的能动作用,这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但把认识的本质归结为建构、内省、选择,就变成了唯心主义的观点了。

  2.【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主体”和“客体”的认识,具体是考查客体的概念。客体不是客观世界,客体是主体活动所指向的客观事物,是客观世界中的一部分;客体也不是主体创造出的对象。所以D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表述。

  3.【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实践活动中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本题的回答,首先要审题,题干强调的是作为实践“人与世界相互作用的中介”,这种相互作用就是实践使主体客体化、使客体主体化。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及其运动深刻地表明了实践在人和世界相互关系中的基础地位和中介作用。

  4.【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实践对认识决定作用的具体理解。陆游的诗句反映了正确的认识要来自于实践即“躬行”。选项A本身表述是错误的。C、D是正确的,但与本题题干内容无关。

  5.【答案】B

  【解题思路】该观点把精神性的心理解为世界的根本,是唯心主义观点。心是人所具有的,是人的一种主观精神,所以这一观点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中国历史上的陆象山、王阳明及其“心学”,是典型的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

  6.【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客体的概念。客体是主体活动所指向的客观事物,所以客体不是客观世界,是客观世界中的一部分;客体也不是主体的自由创造,反过来,也不能说客体产生并决定主体。所以本题选B。

  7.【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具体命题及其观点的区别。对于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一般区别,考生是可以把握的。但具体到判定某一个命题、观点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还是客观唯心主义的,如果知识掌握的不全面,判断起来就有了一定的难度。考生为此可以记忆一些典型的两种唯心主义的代表性的哲学家和他们的命题。

  题干是古希腊典型客观唯心主义哲学家柏拉图的命题,这里的“理念世界”不是指人的主观世界,而是独立于人之外的客观性的精神“世界”,所以是客观唯心主义的命题。

  8.【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划分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的标准。划分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的标准,是把属于人的精神还是脱离人的精神作为第一性的东西。强调上帝是一种客观存在的是客观唯心主义,“上帝存在能否得到证明不重要”说明不是客观唯心主义,所以不是A,“上帝”观念代表的是一种终极关切,它是人心的内在观念。这种说法强调“上帝”观念是从属于人的,这说明西方现代上帝观有从传统的客观唯心主义转向主观唯心主义的趋势。这种说法中不存在辩证法,所以不选C。“相对主义”有其自身的内涵,这种说法不属于相对主义,所以不是D。

  9.【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问题的准确理解。实践标准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它的确定性是因为实践标准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的不确定性是因为实践是具体的历史的,是不断发展的。依据对实践标准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认识,所以本题选A。

  10.【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真理的含义与特征。所谓客观真理指的是真理的客观性,真理是人对事物的正确认识,真理的客观性指的是人的正确认识中的客观内容,所以本题选A。

  11.【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真理的含义与特征。真理具有三个特性,即客观性、绝对性、相对性,所以我们又说绝对真理、相对真理和客观真理,这样的表述不能理解为有三个真理,真理只有一个,就真理的绝对性我们说有绝对真理,就真理的相对性我们说有相对真理,就真理的客观性我们说有客观真理,所以本题选择选项C,即凡真理都是客观真理。

  12.【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认识的主体特征的把握。认识的主体是指一定社会中从事认识和实践的人,它具有社会物质性、自觉能动性、社会历史性。其中认识的主体性原则指的就是主体的能动性原则。

  13.【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是对认识和实践统一的特点的认定。认识和实践的统一的过程中,当然有必然和偶然、本质和现象的问题,但不能仅仅归结为这些问题,符合题意的应该是选项D。主观和客观、认识和实践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14.【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理性认识的概念和特点。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规律全面的认识,感性认识是对事物外部现象的认识,依据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基本特征,本题选择选项D。

  15.【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问题的准确理解。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但唯一标准是社会的历史的,所以对于检验真理这一点而言,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所谓确定的是指只有实践才能检验真理,人类的整个实践可以检验所有的真理,但是每一时代的实践只能检验一些真理,所以又是不确定的。

  16.【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问题的准确理解。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因为实践是沟通主观与客观的桥梁,同时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选项BCD本身都是关于实践的正确表述,但是不合乎题干要求,不选。

  17.【答案】A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国家211工程高校重点学科名单
    ·国家985工程高校名单及重点学科
    ·2009中国大学自然科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哲学20强
    ·2009中国大学医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文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社会科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农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历史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理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经济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教育学60强
    ·2009中国大学管理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工学100强
    ·2009年中国大学经济学100强高校名单
    ·全国重点大学名单
    ·西藏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陕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甘肃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青海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宁夏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新疆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北京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天津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河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吉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内蒙古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山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辽宁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黑龙江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上海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江苏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浙江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安徽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福建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江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山东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河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湖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湖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广东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广西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名
    ·海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重庆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名
    ·四川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贵州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云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2009年可以开展网络高等学历教育招生的试
    ·2009年度江西省高校新增教育部控制高职高
    ·山西省2009年高职高专新增、改造、撤销专
    ·江苏民办高校名单
    ·上海市民办高校名单
    ·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名单
    ·吉林省民办高校名单
    ·辽宁省民办高校名单
    ·内蒙古民办高校名单
    ·山西省民办高校名单
    ·河北地区民办高校名单
    ·2008年全国各地民办普通高校名单
    ·军事院校(对地方招生)排名榜前十名
    ·普通高校农业类院校名单网址
    ·普通高校政法类院校名单网址
    ·医药类普通高校院校名单网址
    ·电子信息类普通高校院校名单网址
    ·财经类普通高校名单网址
    ·师范类普通高校名单网址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编报省级<独立学院五年过
    ·中国校友会网200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汇总
    ·2009中国高校富豪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杰出政治家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长江学者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校友榜
    ·2009中国高校院士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科学贡献力排行榜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501~6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401~5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301~4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201~3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101~200)
    ·200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