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招生考试网 >> 考研 >> 考研复习 >> 文章正文
 
2010年考研政治理论训练试题及答案
整理自:文都教育 2009-9-30 8:08:09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思维方法的知识点。归纳与演绎正好相反,演绎从一般到个别,而归纳则从个别到一般,所以本题选A。

  18.【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知识点的把握。诡辩论和相对主义否认真理的客观性,而本题题意是判定真理与谬误的对立统一问题,所以排除选项A和D。形而上学的观点则把真理与谬误绝对对立,不承认二者之间的转化,但形而上学不仅是唯心主义所独有,所以排除选项B。辩证法的观点认为,在一定条件下真理与谬误是对立的,但在一定的条件下,真理可以转化为谬误,谬误也可以转化为真理,所以本题选择选项C。

  19.【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认识的理解。人的感官是有一定局限的,但由此并不能得出不能认识外界事物的结论。认为人的感官是人认识外界事物的天然界限,这是不可知论的观点。

  20.【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理解。辩证唯物主义与其他唯物主义一样,在认识论上都是反映论。辩证唯物主义是能动的反映论,旧唯物主义是消极的反映论。

  21.【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实践对认识的作用。题干的材料是孔子在知行关系问题上的典型观点,强调“行”(实践)在检验“言”(认识)中的作用。所以选项B符合题意。

  22.【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实践对认识的作用,具体是考查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选项A、B、C都不符合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的表述。整体上,认识都源于直接经验,直接经验是认识的“源”,间接经验的东西在整个人类仍是直接经验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的关系是“源”与“流”的关系。

  23.【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实践和认识的关系的把握,主要是考查实践观在认识论中的重要地位。实践是认识的动力、来源、目的,实践又是检验认识之真理性的唯一标准,所以实践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点是以科学实践观为核心。

  24.【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实践观点,主要是考查实践在主体客体关系中的作用。主客体关系是在实践中形成,主体是实践的主体,客体是实践的客体,因此理解主客体关系的关键在于实践的观点。

  25.【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实践的观点,具体是考查实践对价值的作用。实践既是把主体需要和客体属性相联系、相统一的现实基础,也是确立人的主体地位并使物向人趋近的可靠根基。

  26.【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实践和认识的关系。题干是恩格斯的一句话。选项A、D本身都可以说也是符合题意的,但是单项选择题只能选择最佳答案,本题最佳答案是B。

  27.【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实践和认识的关系的理解。本题四个命题的表述都是正确的,但题干的材料主要是讲的人的认识的发展方面。命题C比较确切地表达了这句话的含义,所以最佳选择应该是C。

  28.【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思维方法与观点。“历史是逻辑的基础”,指逻辑是对历史的反映,而“逻辑是历史的修正”,指逻辑反映的是历史的必然性。本题是辩证思维方法中历史与逻辑的相统一的运用。

  29.【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关系的把握。本题要注意理解材料的涵义。题干主要是说明感性的局限性,正因为感性认识有局限性,所以有待于上升到理性认识。所以本题要说明的是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答案是C。

  30.【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认识的无限反复和发展。回答此题,首先确定这句话是讲认识问题。这样就将D项排除掉。然后分析A、B、C项。题干是讲真理性认识,没有涉及到感性认识,A项又被排除掉了。这样只能在B和C两项中选一。题干中的关键词“追求真理”,是指真理性认识的扩展和深化问题,而不是“通过现象认识本质”的问题(B项),所以C项是最符合题意的。回答此题要求考生必须将这句话理解清楚,并抓住关键词“追求真理”,可以运用排除法进行选择。

  31.【答案】B

  【解题思路】此题所考查的知识点是对理性认识特点的理解和把握。题干是马克思主义的一段话,主要是说“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规律的认识”(B项)。题干中所说的“物质的抽象,自然规律的抽象,价值的抽象……,一切科学的抽象”就是指“理性认识”,“一切科学的抽象”即理性认识“都更深刻、更正确、更完全地反映着自然”。C项(抽象的东西是深刻的、正确的)明显是错误的选项,因为,抽象的东西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这样将C项排除。A、B、D三项都是正确的观点,但根据已经理解的题意,只有B项才是最合题意的。

  32.【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实践的观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特点是以科学实践观为核心,所以也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实践之所以是认识论之首要的基本的观点,在于实践是认识的动力、来源、目的,实践又是检验认识之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33.【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是关于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知识点。在认识论上,辩证唯物主义与其他唯物主义一样,都是反映论,这是所有唯物主义的共性。当然,辩证唯物主义与旧唯物主义是有区别的,辩证唯物主义是能动的反映论,而旧唯物主义则是消极的反映论。所以答案是A。

  34.【答案】D

  【解题思路】此题考查对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共同原则的确认。在认识论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反映论和唯心主义先验论两种认识论的对立,二者的根本分歧在于是否承认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在哲学史上所有的唯物主义哲学家们都坚持人的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这个共同原则,因此称之为唯物论的反映论。

  35.【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认识对实践的能动的指导作用。考生要注意理解题干句子的关键词之一“先导”,这一词只是表面认识对实践能动的指导性而非决定性作用。“在实践基础上”,这表明理论创新是有基础的,并没有忽视实践基础的决定性作用,也没有夸大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36.【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认识发展的过程,具体是认识发展两次飞跃的知识点。认识过程是由实践到认识,再由认识到实践,我们把从实践到认识看作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飞跃,而把从认识到实践的飞跃,看做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所以本题选B。

  37.【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真理概念和特征的理解。真理的最根本的特点或曰属性是客观性,真理是有用的,真理之所以有用,是因为真理是客观的,换言之,真理的有用性是其客观性的必然产物。所以本题选B。选项C、D也是干扰项。真理是绝对性和相对性的统一;自然科学和思维科学的真理没有阶级性,而社会科学的真理具有阶级性,如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社会科学的真理,具有其阶级性。

  38.【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的知识点。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的过程中的两个阶段,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而两者统一正是通过实践来实现的。

  39.【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是对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区别的确定。感性认识是感觉知觉表象,理性认识是概念判断推理,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二、选择题Ⅱ

  1.【答案】ABC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主体客体关系的内涵。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人在实践过程中与客观事物形成的认识、价值、审美关系,因此四项均符合题意。

  2.【答案】B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能动的反映论与机械反映论的主要区别。承认世界的可知性、承认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这是所有唯物主义反映论的共性,所以不是能动的反映论与机械反映论的区别。把实践作为认识的基础,并把辩证法引入人的认识过程,是能动的反映论与机械反映论的区别,所以本题选BC。

  3.【答案】C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区别。感性认识不等于是直觉的,选项A错误。选项B的后半句是不正确的,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内部联系全面的反映,具有间接性、抽象性,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初级阶段,是感觉知觉表象。理性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是概念判断推理,感性认识是对事物现象的认识,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所以应选C、D。

  4.【答案】ABC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实践作为认识的发展动力的全面理解。根据相关知识,本题中四个选项均从某一方面揭示出实践作为认识发展动力的特点,所以全选。

  5.【答案】AB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客观规律和真理的正确理解。题干以历史上的“日心说”这一事例,来揭示客观规律和真理的特点,即ABD三项。根据马克思主义的条件论,一切都是有条件的,客观规律的作用也是有条件的,所以C不对。

  6.【答案】B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关于真理问题的正确理解。题干是列宁同志的一段话,它揭示出真理具有条件性、相对性、具体性,在一定条件下真理会向谬误转化。

  7.【答案】B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问题的准确理解。标准的不确定性是由实践本身的历史性和不断发展性所决定的,所以本题选BC。选项D否认了实践的客观性,把实践标准变成了主观标准。选项A否认了实践标准的唯一性,把有些真理划归为逻辑证明,这也是不对的,逻辑证明是立足于实践证明基础之上的,是对实践证明的补充,它不能取代实践证明的唯一性。

  8.【答案】AC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实践与认识辩证关系的掌握,还有对孙中山知行观的基本的理解。D项的“先”是逻辑上的先。B项的知行合一是明代王守仁的认识论命题,中心意思是认为知就是行,而知本质上是决定行的,知是行的来源、开始,行只是知的作用、结束。显然,这不是孙中山先生知行观的含义所在。

  考生即使对孙中山先生的知行观没有了解,那么根据马克思主义哲学揭示的实践与认识的正确关系,也可以作出准确的选择。

  本题类似于近年考到的1道考研政治真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9.【答案】A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考生对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问题的准确理解,具体考查考生对实践标准的绝对性的理解和掌握。实践标准的绝对性指的是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它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实践标准是唯一的,即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标准只能是实践;二是实践对一切认识最终做出检验,考生若牢牢把握了这两点,就不难判断出正确答案。

  10.【答案】C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真理和谬误的区别。选项A、B都不属于客观实际,不能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真理之为真理是因为它与客观相符合,正确地反映了客观对象的本质和规律。

  11.【答案】A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感性和理性的关系。感觉是人对世界低层次的反映,是感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 

  • 上一个文章:

  • 下一个文章: 没有了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资料库
    ·国家211工程高校重点学科名单
    ·国家985工程高校名单及重点学科
    ·2009中国大学自然科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哲学20强
    ·2009中国大学医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文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社会科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农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历史学50强
    ·2009中国大学理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经济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教育学60强
    ·2009中国大学管理学100强
    ·2009中国大学工学100强
    ·2009年中国大学经济学100强高校名单
    ·全国重点大学名单
    ·西藏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陕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甘肃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青海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宁夏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新疆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北京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天津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河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吉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内蒙古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山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辽宁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黑龙江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
    ·上海市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江苏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浙江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高校名单
    ·安徽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福建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江西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山东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河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湖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湖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广东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广西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名
    ·海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重庆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名
    ·四川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贵州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云南省2009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普通高校
    ·2009年可以开展网络高等学历教育招生的试
    ·2009年度江西省高校新增教育部控制高职高
    ·山西省2009年高职高专新增、改造、撤销专
    ·江苏民办高校名单
    ·上海市民办高校名单
    ·黑龙江省民办高校名单
    ·吉林省民办高校名单
    ·辽宁省民办高校名单
    ·内蒙古民办高校名单
    ·山西省民办高校名单
    ·河北地区民办高校名单
    ·2008年全国各地民办普通高校名单
    ·军事院校(对地方招生)排名榜前十名
    ·普通高校农业类院校名单网址
    ·普通高校政法类院校名单网址
    ·医药类普通高校院校名单网址
    ·电子信息类普通高校院校名单网址
    ·财经类普通高校名单网址
    ·师范类普通高校名单网址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编报省级<独立学院五年过
    ·中国校友会网200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汇总
    ·2009中国高校富豪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杰出政治家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长江学者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杰出人文社会科学家校友榜
    ·2009中国高校院士校友排行榜
    ·2009中国高校科学贡献力排行榜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501~6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401~5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301~4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201~300)
    ·2009中国大学排行榜(101~200)
    ·2009年中国大学排行榜1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