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发现物质生产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44.生产力标准的内涵,是指把是否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本题难度系数为0.8)()
A。作为判断我们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
B。作为判断我们工作的是非得失的根本标准
C。作为判断社会制度是否优越和进步的根本标准
D。作为检验真理正确性的标准
45.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革命是实现社会形态变更的决定性环节
B。革命能使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C。革命能改造和教育群众和革命阶级本身
D。革命可以解放生产力,促进生产力的发展
46.改革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8)()
A。解决社会主义社会基本矛盾的根本途径
B。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
C。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自我发展
D。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全面进步
47.唯物史观的交往概念,包括的内容有(本题难度系数为0.8)()
A。交往是人类特有的存在方式和活动方式
B。交往是人与人发生社会关系的一种中介
C。物质交往是基础性的交往
D。交往是建立在生产活动基础上的
48.我国的改革开放,极大地扩大了我国与国际社会的交往,给我们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交往的重要作用包括(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交往推动社会关系的变革和改善
B。交往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
C。交往能促进人自身的发展
D。交往是科学文化传承和发展的重要途径
49.社会发展往往面临多种可选择的道路,其中符合历史发展规律的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
A。能够实现社会公平的道路
B。势力强大的人选择的道路
C。先进阶级选择的道路
D。能够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道路
50.历史唯心主义的抽象人性论主张(本题难度系数为0.65)()
A。超历史的人与人性是历史发展的动力
B。人的本质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C。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
D。不受任何制约的个人意志是人性的体现
51.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其内涵有(本题难度系数为0.7)()
A。本质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B。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
C。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
D。人的本质形成于人的各种社会关系中
52.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揭示了(本题难度系数为0.65)()
A。人的本质是相同的,是与生俱来的
B。不同社会关系的人具有不同的本质
C。人的本质具有社会性
D。人的本质是发展变化的
53.从个人和社会统一的观点出发,人的自我价值在于通过自己的活动(本题难度系数为0.6)()
A。满足个人对物质财富和社会地位的需要
B。实现不受社会制约的自由选择
C。满足社会和自我的多方面的需要
D。在对社会奉献中实现自我需要的满足
54.下列各项属于个人价值实现的条件和途径的有(本题难度系数为0.65)()
A。个人的主观条件
B。个人所处的环境
C。社会的需要
D。个人主观愿望
55.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价值在于(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对规律的掌握
B。道德价值
C。个人对社会的贡献
D。社会对个人的尊重
56.“社会形态的发展是一种自然历史过程”这一命题的含义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社会发展是“历史合力”运动的结果
B。生产力从根本上决定社会的发展
C。社会发展完全是由必然性支配的,与历史主体的作用无关
D。社会与自然界一样,其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
57.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关系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
A。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内容
B。人的全面发展与社会发展具有相互促进的内在联系
C。社会发展促使人向着全面性的方向发展
D。社会发展丰富着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
58.对人的价值的正确看法是(本题难度系数为0.75)()
A。人是价值的主体又是价值的客体
B。人的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C。人的价值首先在于劳动、创造
D。评价人的价值应以对社会的贡献为主
一、选择题Ⅰ
1.【答案】C
【解题思路】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在生产力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生产力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以生产工具为主的劳动资料(简称生产工具)。“生产工具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C项)。生产工具不仅是衡量生产力水平的重要尺度,还是划分不同经济时代的物质标志。马克思说:“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地主为首的社会,蒸汽机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所以正确选项是C项。
2.【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核心,而试题问的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所以排除A。政治制度包括国家制度、政党制度、法律制度,在三者中最重要并居于核心地位的是国家制度,国家制度决定着政党制度、法律制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材(高等教育出版社)明确指出:“在整个上层建筑中,政治上层建筑居主导地位,国家政权是核心。”所以本题选D。
3.【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性的理解。题干的材料是恩格斯的一段话。选项A、D,是错误观点不符合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选项B不是题干的这句话所要表达的内容。选项D符合题意。
4.【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人类社会发展和更替的诸种社会动力。要求考生注意对社会发展的动力有准确的理解。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它的作用表现在量变和质变两种不同的状态中,社会革命是阶级斗争在质变的时候的一种形式,本题问的是“阶级社会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环节”,只能选A。改革是同一社会形态中的发展,不属于社会形态更替的,本题所以不选。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本题是问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性环节,是一个直接的原因,而不是一个总原因,所以D也不选。
5.【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关系。题干的命题坚持了客观规律与主观能动性的统一,既强调世界的客观物质性,同时也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6.【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社会意识形态的核心或曰政治法律思想在社会意识形态中的地位。政治法律思想是经济基础最集中最直接的反映,并直接反作用于经济基础,所以,它对于道德规范、文学艺术和哲学思想等起到核心作用。
7.【答案】C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生产关系中的决定性因素。生产关系以生产资料所有制为本质,后者决定前者的性质。正是所有制关系才能把生产力中的人和物的要素结合起来,使生产力由可能的变为现实的,决定生产关系的其他方面。有什么样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就有什么样的产品分配、交换形式,就有什么样的人们在生产中的相互关系。其他选项内容都被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所决定。
8.【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意识形态的概念。意识形态是指自觉地、直接地反映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并为其服务的思想体系,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观念、宗教观念、艺术思想、哲学观念和经济主张等。而不属于意识形态的有自然科学、语言学、逻辑学、心理学等。由以上对意识形态的定义和分类中可以看到,符合题干要求的答案是选项D。
9.【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生产关系的重要性。全部社会关系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关系是经济关系,正是经济关系决定着政治、思想、文化关系,生产关系就是人们之间的经济关系。
10.【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社会的物质基础。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这是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
11.【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社会形态概念的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是人类社会历史,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是人类文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是生产方式,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是社会形态。所以本题选D。
12.【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社会意识形态的阶级性和国家的阶级本质。在阶级社会中,由于统治阶级在经济上、政治上占据统治地位,因而,在社会意识中,统治阶级的思想也占据统治地位。所以本题选选项D。
13.【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社会意识的概念,主要是要求区分社会意识和意识形态。一个社会中,意识形态是经济和政治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意识。但社会意识不仅是意识,社会意识是与社会存在相对应的哲学概念,它是社会中一切意识因素和精神活动的总和。社会意识包括着占统治地位阶级的意识,也包括人民群众的意识,包括着所有人的意识,是所有这些意识的总和,所以本题选A。
14.【答案】A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社会意识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原理。社会意识是社会中一切意识因素和精神活动的总和,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它具有相对独立性和历史继承性,这些都是社会意识的特点。但社会意识中有先进的、落后的、甚至反动的,先进的社会意识之所以起到对社会的推动作用,是因为先进的社会意识正确反映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所以本题选A。
15.【答案】D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对国家概念的正确理解。在阶级社会,国家的本质就是阶级统治的工具,当然它同时具有其他的职能。但仅把国家看作是为公共利益服务的机构,确实抹杀了国家的阶级本质,故本题中D项准确反映了这段话的含义。本题在历年真题中曾经涉及到。
16.【答案】B
【解题思路】本题考查历史观的基本问题。它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知识点。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对于该问题的不同回答,产生了历史唯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9] [10] ...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