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中考高分考生进入高中后成绩下滑严重
|
|
福建招考网整理自:江淮晨报 2008-4-30 9:37:41 |
合肥市某省示范高中对高一年级的期中考试成绩进行了内部统计分析,结果发现前70名的学生,一些“名校”培养出来的考生鲜有入选,中考高分考生,进入高中后成绩下滑严重。 记者昨天来到出这组数据的合肥市某重点高中,该校副校长告诉记者,期中考试以后,他注意到学生成绩两极分化很严重,当时该校录取学生时,成绩都很高也很平均,到了高一却出现大幅度下滑,特别是一些“名校”出来的学生。 成绩下滑的四种原因 这种现象在其他省示范高中是否也存在?记者随后采访了合肥八中副校长李斌,李校长告诉记者,这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现象,其中有四种原因。 一是经过中考的学生到了高一以后,学习环境变得宽松,很多学生认为距离高考还远,觉得在高一时应该放松一下,学习的积极性下降。 二是经过中考,一些学生被“榨”干了。不可否认,初中名校出来的学生,顶尖学生仍然还很优秀,他们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都很强;但是大部分名校的学生都是在高压之下,完全是靠“拼命”取得高分。 三是初中教学与高中教学的脱节问题。目前,一些初中学校仍然实行的是保姆式的教学,而高中推行新课改,老师强调学生要有自主性,学习方式由“灌输式”变为“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以培养学生的能力为主,结果导致学生不适应。 四是与一六八的扩招有关,过去,高中优质教育资源有限,进入省示范高中的学生成绩很平均,招生规模扩大以后,像今年一六八的扩招,三校在市内联合招生4100名,今年下学期可能就会出现中考第一名与中考第4000名的学生同在一个班级的现象,在一个小范围,差距就很明显了。 新课改理念尚需落实 合肥市教研处李卫文处长告诉记者,为了适应社会需要,高中的课堂教学已经发生变革,招生制度也在做相应的改革。但是社会的观念还没有转变,很多市民仍然以孩子上名校为目标,在这种背景下,使得初中学校的压力很大,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仍存在搞题海战术的现象,仍不敢放手,不能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得新课程的很多理念没有得到落实。 高中学校要作好教学的衔接工作和过渡教育,家长要理解孩子成绩的下滑,配合学校作好孩子的心理辅导和能力培养工作;学生自己尽快调整改变学习方法,调整思维方式,尽快适应高中的教学方式,成绩还是很快可以追上去的。 家长争相把孩子送入初中名校,看中的是升学率。现在合肥市提高中考录取率,扩大省示范高中招生规模,如果大部分都能考上省示范高中,那么再通过各种手段让孩子上初中名校就显得没必要。 ·本报记者 何保丰 石放·
|
 |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
|
 |
|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