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召开新闻发布会。通过邀请新闻媒体随行采访、现场报道、明察暗访、跟踪采访,联合举办以案说法、消费提示、商品质量信息公示栏目等形式,加强正面宣传,大力宣传优质食品、优质企业,加强食品安全知识宣传。
(二)加大曝光力度。加大对制假售假企业、大案要案的曝光力度,增加食品安全监管执法工作的透明度和公开性。依靠全社会力量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营造人人重视、关心食品安全的社会氛围和执法环境。
十、建立科学的检测制度,提高科学监管水平
要广泛采用现代化高科技手段,配齐配好执法监管装备,加强食品质量检测工作;建立商品检测中心、市场开办者自律检测和有关职能部门检测“四位一体”的检测体系。
(一)加强软、硬件建设。加强商品检测中心的建设,协调增加食品、农资等商品检测项目,提高检测能力;商品检测中心要加大对本系统商品质量检测工作的支持力度;及时开发、推广、使用专门的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软件,不断提高食品安全科学监管水平。
(二)督促市场开办者履行查验职责。要规范市场开办者自律检测,督促指导市场开办者自设检测点,落实检测人员,严格按规程操作;实现业主自律管理;加强对市场开办者自律检测的抽查,认真检查检测记录。
(三)发挥监测车的作用。增配监测车,规范监测车运作,增加流动监测频率,加强对食品安全状况的动态监控。
(四)充分借助各单位检测能力。要加强各级质监、卫生、农业、出入境检验检疫等职能部门和有关检测机构的协调沟通,争取出台规范性文件或优惠政策、措施。
六、职工权益保障问题
1.背景:
(1)(背景一的来源: 东南快报)
7月3日晚,位于福州马尾的福建长隆纺织厂女工刘运芳晕倒在车间内,抢救无效第二天死亡。医生说,刘是因中暑死的。昨日,刘运芳的工友向记者反映说,该纺织厂车间常年温度很高,近期高温天气,更是给他们“火上浇油”,厂内中暑和长痱子的工友不是少数。昨日,记者就此展开一番调查。
刘运芳家属称她晕倒前曾向厂方请假未准
7月3日晚9时30分,纺织女工刘运芳晕倒在福建长隆纺织厂车间内,经福州总院急诊科医生检查发现,她血压很低,呼吸衰竭,体温41.6度。7月4日早上8时许,刘抢救无效死亡。
医生介绍,刘运芳得的是热射病(是中暑病症中最严重的一种),进而引起中枢衰竭而死亡。
据刘运芳家人说,刘晕倒前,已经发高烧,她曾向工厂请过病假,却没有得到批准。
昨日,据刘运芳的20多名工友说,刘晕倒时,车间内温度高达40℃以上。他们还说,该工厂车间内常年温度很高,近期高温天气,更是给他们“火上浇油”,厂内中暑和长痱子的工友不是少数。
昨日下午,就刘运芳死亡及其工友反映的高温现象,记者在福建长隆纺织厂内试图联系该厂负责人了解情况,却被该厂工作人员以“厂领导不在”为由拒绝了。至昨晚记者截稿时,仍联系不上该厂负责人。
据马尾港区派出所民警吴德霖介绍,事发后,死者家属提出了30万元的赔偿要求,而厂方只答应支付10万元左右的赔偿额,双方没有达成一致。
据死者刘运芳家属说,马尾区总工会的工作人员已让刘运芳丈夫王玉富填写一张《工伤认定申请表》,家属提出申请后工会才会介入调查。
工人一上班就汗流不止
根据刘运芳二十几名工友反映的情况,记者昨日展开调查。
昨日下午5时许,由于无法进入长隆纺织厂车间采访,记者在纺织厂前看到,工人们在车间内紧张地工作。一名刚换班的四川籍女工告诉记者:“由于车间内温度太高,工人一上班就汗流不止,身上穿的衣服都是湿湿的,像从水里捞上来的一样。”
一名张姓女工告诉记者,每天午后,厂方会搬来几块很大的冰块放在车间内,但是这些冰块是用来冰冰水及绿豆汤的。
来自安徽的小吴在该厂已工作3年。她说,纺织厂内总共有1000多名职工,工人是按照三班倒轮流生产的。
近期,小吴都是上早班,上班时间从上午7:30到下午4:30。小吴说:“这个时段是一天中最难熬的时段。纺织车间是全封闭的,一楼和三楼都没有空调,而且通风差,加上纺纱车在运转过程中产生热量,所以夏天车间内的温度一般会比室外多好几度。再加上机器的轰鸣声,整个车间显得异常燥热。”
工人的肩膀手臂长满痱子
小吴告诉记者,在这样炎热的天气里,“车间里的温度一般都在40℃以上,最高达到50℃,夜晚车间内温度仍很高”。由于高温,她的右手臂上长了许多痱子。记者逐个了解,发现好几十名工友也受痱子困扰,只见他们的肩膀、手臂、腿脚长满痱子,有的痱子还恶化成水疱。
大热天,厂里还常加班
“大热天,厂里还要经常加班。”张姓女士告诉记者,如果没有旷工或者请假,每个职工每个月可以多拿50元的满勤奖。每次请假扣10元,一个月内请假3次就取消满勤奖。所以很多职工都不敢请假。
新闻背景
高温天气工作中暑属于工伤
在气温超过35℃的天气条件下,职工一旦被职业病防治部门鉴定为物理性中暑,即可到劳动部门进行工伤认定,通过认定后
上一页 [1] [2] [3]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