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丹东市高三总复习质量测试(一)
数学(理科)
命题:宋润生 周宝喜 齐丹 审核:宋润生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3页,第II卷4至6页.其中第II卷第(22)题~第(24)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在复平面内,复数 所对应的点在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2)已知集合 , ,且 ,那么 的值可以是
(A) (B) (C) (D)
(3)已知向量 , , ,若 ,则实数
(A) (B) (C) (D)
(4)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若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性越强,则相关系数的绝对值越接近于
(B)在某项测量中,测量结果 服从正态分布 ,若 位于区
域 的概率为 ,则 位于区域 内的概率为
(C)从匀速传递的产品生产流水线上,质检员每 分钟从中抽取一件产品进行某项指标检测,这样的抽样是分层抽样
(D)利用随机变量 来判断“两个独立事件X,Y的关系”时,算出的 值越大,判断“X与Y有关”的把握就越大
(5)给出右面的程序框图 ,若输入的 值为 ,
则输出的 值是
(A)
(B)
(C)
(D)
(6)某由圆柱切割获得的几何体的三视图如图所示,其中俯视图是中心角为 的扇形,
则该几何体的侧面积为
(A)
(B)
(C)
(D)
(7)如图,从气球 上测得正前方的河流的两岸 , 的俯角分别为 , ,此时气球的高是 m,则河流的宽度 等于
(A) m
(B) m
(C) m
(D) m
(8)设 满足约束条件 ,则 的最小值为
(A) (B) (C) (D)
(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在角 的终边上,点 在角 的
终边上,则
(A) 或 (B) 或 (C) (D)
(10)如图所示,函数 的部分图象,已知
,且 ,则
(A)
(B)
(C)
(D)
(11)经过双曲线 的右焦点为 作该双曲线一条渐近线的垂
线与两条渐近线相交于 两点,若 是坐标原点,△ 的面积是 ,
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是
(A) (B) (C) (D)
(12)关于函数 ,给出以下4个结论:
① ; ② ;
③ ; ④ .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A) (B) (C) (D)
第II卷
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13)题~第(2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22)题~第(24)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 的展开式中 的系数是 .
(14)已知 , 分别是 上的奇函数和偶函数,若 ,
则 .
(15)已知抛物线 : 的焦点是 ,点 ,线段 与 的交点是 ,过 作 准线的垂线,垂足是 ,若 ,则 .
(16)四面体 的体积是 ,△ 是斜边 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若点 ,
, , 都在半径为 的同一球面上,则 与 中点的距离是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2分)
数列 满足 , , .
(I)设 ,证明 是等差数列;
(II)求 的通项公式.
(18)(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正三棱柱 中,底面边长为 ,
侧棱长为 , 为 中点.
(I)求证: ∥平面 ;
(II)求二面角 的余弦值.
(19)(本小题满分12分)
某校理科实验班的100名学生期中考试的语文数学成绩都不低于100分,其中语文成绩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成绩分组区间是:[100,110),[110,120),[120,130),[130,140),[140,150].
这100名学生语文成绩某些分数段的人数 与数学成绩相应分数段的人数 之比如下表所示:
分组区间 [100,110) [110,120) [120,130) [130,140)
1:2 2:1 3:4 1:1
(I)估计这100名学生数学成绩的中位数;
(II)从数学成绩在[130,150] 的学生中随机选取2人,该2人中数学成绩在[140,150]的人数为 ,求 的数学期望 .
(20)(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椭圆 的右焦点为 ,点 在椭圆上.
(I)求椭圆的方程;
(II)点 在圆 上,且 在第一象限,过 作圆 的切线交椭圆于 , 两点,求证:△ 的周长是定值.
(21)(本小题满分12分)
已知 是函数 的极值点, 自然对数底数.
(I)求 值,并讨论 的单调性;
(II)是否存在 ,使得当 时,不等式 对任意正实数 都成立?请说明理由.
请考生在第(22)、(23)、(24)三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记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题号右侧的方框涂黑.
(22)(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已知A,B,C,D为圆O上的四点,直线DE为圆O的切线,D为切点,AC∥DE,AC与BD相交于H点.
(I)求证:BD平分∠ABC;
(II)若AB=4,AD=6,BD=8,求AH的长.
(23)(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在直角坐标系 中,以坐标原点O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 的极坐标方程为 .
(I)求 的参数方程;
(II)若点 在曲线 上,求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24)(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
已知关于 的不等式 .
(I)当 时,求此不等式的解集;
(II)若此不等式的解集为 ,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2015年丹东市高三总复习质量测试(一)
数学(理科)试题参考答案与评分参考
说明:
一、本解答给出了一种或几种解法供参考,如果考生的解法与本解答不同,可根据试题的主要考查内容比照评分标准制订相应的评分细则。
二、对解答题,当考生的解答在某一步出现错误时,如果后继部分的解答末改变该题的内容和难度,可视影响的程度决定后继部分的给分,但不得超过该部分正确解答应得分数的一半;如果后继部分的解答有较严重的错误,就不再给分。
三、解答右端所注分数,表示考生正确做到这一步应得的累加分数。
四、只给整数分数,选择题和填空题不给中间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A (2)B (3)A (4)D (5)C (6)C
(7)B (8)C (9)D (10)D (11)C (12)D
(11)题引申:如果把题中的“ ”改成“ ”,答案是 或 .
(12)题①②④是正确的.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 (14) (15) (16)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
(17)(本小题满分12分)
解:(I)由 得
,
∴ 是首项为1,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6分)
(II)由(I)得 ,于是 ,
当 时,
而 ,∴ 的通项公式 . …………(12分)
【注意】“累加”法,不要忘记验证 情形.
(18)(本小题满分12分)
(I)证明:如图,连结A1B与AB1交于E,连结DE,则E为A1B的中点,
∴BC1∥DE, 平面 , 平面 ,
∴ ∥平面 ; …………(6分)
(II)方法1:
过D作DF⊥A1B1于F,由正三棱柱的性质,AA1⊥DF,
∴DF⊥平面ABB1A1,连结EF,DE,
∴DE⊥AB1,∴可得EF⊥AB1,
则∠DEF为二面角A1-AB1-D的平面角, …………(8分)
在正三角形A1B1C1中,∵D是A1C1的中点,
∴ = ,
又在直角三角形AA1D中,∵AD=AA21+A1D2= ,
∴AD=B1D,可求得 ,
∵△B1FE∽△B1AA1,得 ,
∴cos∠DEF=22,即二面角A1-AB1-D的余弦值为22. …………(12分)
方法2:
建立如图所示空间直角坐标系,
则 , ,
, ,
,
∴ =(0,1, ), =(- a,- ,0),
设n1=(x,y,z)是平面AB1D的一个法向量,
则可得 n1•AB1=0n1•B1D=0,即 .
∴n1=(-3,1,-2). ,
又平面ABB1A1的一个法向量n2=OC=(- ,0,0),
设n1与n2的夹角是θ,则 cosθ=n1•n2|n1|•|n2|=22,
又可知二面角A1-AB1-D是锐角,
∴二面角A1-AB1-D的余弦值为22. …………(12分)
(19)(本小题满分12分)
解:(I)∵ , ,
∴这100名学生数学成绩的中位数是 ; …………(6分)
(II)∵数学成绩在[100,140)之内的人数为
∴数学成绩在[140,150]的人数为 人,
而数学成绩在[130,140)的人数为 人,
可取0,1,2,
, , ,
分布列
0 1 2
∴ . …………(12分)
【引申】本题还可以这样设问:根据题中的数据,分析比较这个班级的语文成绩数学成绩.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选择回答:
①由直方图分别估计出语文成绩数学成绩的中位数,比较其大小,写出一个统计结论;
②比较语文成绩数学成绩130或140以上人数的多少,写出一个统计结论;
③由直方图分别估计出语文成绩数学成绩的众数(或从形成单峰处),比较其大小,写出一个统计结论;
④由直方图分别估计出语文成绩数学成绩的平均分,比较其大小,写出一个统计结论;
⑤由直方图分别估计出语文成绩数学成绩的方差,比较其大小,写出一个统计结论.
(20)(本小题满分12分)
解:(I)根据已知,椭圆的左右焦点为分别是 , , ,
∵ 在椭圆上,
∴ ,
, ,
椭圆的方程是 ; …………(6分)
(II)方法1:设 ,则 ,
,
∵ ,∴ ,
在圆中, 是切点,
∴ ,
∴ ,
同理 ,∴ ,
因此△ 的周长是定值 . …………(12分)
方法2:设 的方程为 ,
由 ,得
设 ,则 , ,
∴
,
∵ 与圆 相切,∴ ,即 ,
∴ ,
∵ ,
∵ ,∴ ,同理 ,
∴ ,
因此△ 的周长是定值 . …………(12分)
(21)(本小题满分12分)
解:(I) ,由题意 ,得 , …………(2分)
此时 ,定义域是 ,
令 ,
∵ ,∴ 在 是减函数,且 ,
因此当 时, ,当 时, ,
∴ 在 上是增函数,在 上是减函数; …………(6分)
(II)不等式 可以化为 ,
设 ,则 ,
即判断是否存在 ,使 在 是减函数, …………(8分)
∵ ,
∵ , , ,
∴ 在 和 上各有一个零点,分别设为 和 ,列表:
极小
极大
∴ 在 是增函数,在 是减函数,
∵ ,∴存在这样的 值,且 . …………(12分)
【注意】“当 时,不等式 对任意正实数 都成立”这句话符合必修1中函数单调性定义,说明 在 是减函数.
(22)(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证明:(I) ,
又 切圆 于点 , ,
,而 ,
,即BD平分∠ABC; …………(5分)
(II)由(I)知 ,又 ,
又 为公共角,
∴ 与 相似, ,
∵AB=4,AD=6,BD=8,∴AH=3. …………(10分)
(23)(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解:(I) 的极坐标方程化为 ,
∴ 的直角坐标方程是 ,
即 ,
的参数方程是 , 是参数; …………(5分)
(II)由 ( 是参数)得到
∴ 的最大值是6,最小值是2. …………(10分)
(24)(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5:不等式选讲
解:(I)当 时,此不等式为 ,解得 ,
∴不等式的解集为 ; …………(5分)
(II)∵ ,
∴原不等式解集为 等价于 ,∵ ,∴ ,
∴实数 的取值范围为 . …………(10分)
点击下载:辽宁省丹东市2015年高三总复习质量测试(一)数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