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湖南省各市(州)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地理试卷评析报告
地理试卷评析组
2007年10月
一、试卷整体情况
2007年10月,按照省教育厅的安排,地理学科试卷评析小组对全省14个市州2007年的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地理试卷进行了评析。
14个市州中,怀化、永州、邵阳、娄底、张家界、郴州、益阳为地理分科闭卷考试,分值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株洲、岳阳、常德、湘潭为地理分科开卷考试,分值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湘西自治州为地理、生物同堂闭卷考试,两科各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长沙为地理分科开卷考试,分值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衡阳为地理分科闭卷考试,分值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有少数市州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地理成绩没有百分之百计入升学成绩。
分析结果表明,各市州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地理试卷命制遵循了省教育厅《关于印发<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湘教发[2005]35号)的要求,整体有如下特点:
1.大部分市州的试题能比较全面、准确地反映学生在地理学科学习方面所达到的水平,难度适宜。注重试题作为水平考试的功能,保证大多数学生能考试合格,又具有较好的区分度,体现了甄别功能,有利于高中学校根据自己的办学水平和特色来选拔合格新生。
2.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体现九年义务教育的性质,突出了地理新课标的基本理念,考查“生活中有用的地理”和“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注重对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考查,体现了对初中地理教学改革的导向、调控和评价功能,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
3.试题内容能遵循《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和《2007年湖南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标准•地理》,依据三维目标的要求,全面考查学生对初中地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突出考查学生的读图、绘图能力,以及通过阅读有关材料获取相关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检测方面体现了科学精神与人文关怀的结合。
4.与2006年初中地理会考试卷相比较,各市州试题质量明显提高。更加注重试题的开放性、创新性,加强了探究能力的考查。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将社会热点、焦点问题引入试题中,引导学生关注生产生活实际,关注人与地理环境之间的关系,赋予试卷较浓厚的时代气息。
二、试卷分析
(一)试卷结构分析
1.各市州试卷在注重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同时,突出对学生识记、理解、迁移、整合、运用,特别是创新思维等多种能力的考查。大部分市州试卷难度适宜,杜绝了偏题、怪题,基础题、稍难题、较难题的比例为7:1.5:1.5,整卷难度值控制在0.65~0.80。
2.大部分试题内容结构合理,符合“1:4:4:1”的原则,即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四部分的试题分值各占10%、40%、40%、10%。
3.从试卷的篇幅来看,大部分市州为6个版面(16开),保证了水平考试试卷知识点的覆盖率,既有利于检查学生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又给学生留下了一定的思维、分析的空间。
存在的问题:
1.部分市州合格率偏低,难度值偏小。据各市州提供的分析报告,除三个市州外,其它合格率均不到90%,甚至有一个市州合格率只有49.87%;按考试标准的要求,整卷难度值必须控制在0.65~0.80,但有一个市州难度值只有0.59,平均分只有58.79分。
2.有少数市州试题内容结构不合理, “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分值的比例不符合“1:4:4:1”的命题原则。有一个市州《湖南地方文化常识》的分值只占整卷的3%,甚至有一个市州缺《湖南地方文化常识》方面的内容;有一个市州“地球和地图”分值只占整卷的6%,另一个市州却高达20%,试题考查的知识内容结构极不合理,具体情况见《湖南省2007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地理试卷分析统计表》。
3.个别市州试卷版面设计不规范,排版过密,字体过小,导致阅读困难;有三个市州的试卷有8个版面,题量过大;部分市州试卷版面设计过于花哨,无效信息过多,容易分散学生注意力。如:某市州的第42题从奥运火炬传递路线引入,但考查内容与奥运联系不密切;某市州的第31题从市委领导访问巴西切入,但考查内容与材料联系不紧密。
(二)试卷内容分析
1.各市州试题的内容能遵循地理课程标准和考试标准,依据三维目标的要求,以文字、图片、数据、表格等形式提供资料,要求学生通过阅读、分析背景材料,获取相关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例题1] 常德卷第36题
读湖南水系及洞庭湖水域面积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6分)
(1)某探究学习小组在开展以“保护洞庭湖生态环境”为主题的活动中,他们在湘江上游的永州市的河段放置了一种自制的倡导“保护生态环境”的漂流瓶,试问此漂流瓶可能会漂经哪几个省辖城市后进入洞庭湖?
(2) 从图①、图②信息不难看出,20世纪中期洞庭湖的面积比17世纪中期洞庭湖的面积 _____。你能根据图②信息解释是什么原因吗?(从人为因素解释)。
2.大部分试卷都体现了新课标的基本理念,突出了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知识的考查,试题密切联系现实生活,把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例题2]长沙卷第21题
读右侧交通图,回答:(8分)
(1)小芳每天坐公交车上学,你认为选择哪条公交线路最好?请说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火车站在小明家的________方向。
(3)火车站位于35N、118E附近,那么学校位于( )
A.东半球、南半球、低纬度
B.东半球、北半球、中纬度
C.西半球、南半球、高纬度
D.西半球、北半球、低纬度
3.许多试题都洋溢着时代气息,注重引导学生关注当今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既与中央提出的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的精神相一致,又考查学生是否已经树立正确的人地关系意识,是否能够正确认识和处理人口与资源、环境、发展的关系。
[例题3]郴州卷第42题
第29届国际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明年8月在我国首都北京举行。郴州的小明同学计划利用暑假同父母前往北京现场观看奥运比赛。请你用所学地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7分)
(1)如果小明全家乘火车,从郴州出发沿_________铁路前往北京,沿途依次要经过_________丘陵、长江中下游平原和_________平原三大地形区。
(2)北京是我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古都之一,请你列举出2个以上的北京名胜古迹。
(3)“绿色奥运”是这届奥运会的三大主题之一,假设你是一名奥运会现场观众,你该怎么做?
4.大部分试题在体现新课程标准三维目标上具有创新性。在考查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的基础上,把学生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纳入了考查的范畴。
[例题4] 娄底卷第31题
角色体验(6分)
动物法庭第一案
“动物法庭”成立后收到的第一份起诉书——全体动物状告人类。原因——人类破坏动物的生存环境,肆意捕杀动物,使动物的生存受到极大的威胁。
“庭审”开始了……原告方动物代表老虎对着扩音器大吼一声率先发言:“我代表我们老虎及所有的走兽指控人类乱砍滥伐、破坏山林,使我们无家可归,更有甚者,还肆意捕杀我们,严重威胁着我们的生存。”
鱼接着发言道:“人类为了自己的方便,竟将污水直接随意排放,污染了江河湖海,使我们鱼类和各种水生动物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我们忍无可忍,为此提出强烈抗议。”老鹰随后也说:“现在的空气污染太严重了,我每次出门,飞过城市上空,向下一看,地面总是一片朦胧,而且呼吸也感到不畅。”
鹰说完后,乌龟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唉,人类啊,你们该醒醒了,看看现在的环境——我们共同的环境,都成什么样子了!昔日的青山,现在变成了荒岭;昔日的清流,现在是多么的浑浊;还有那土地的沙漠化,遍布城乡的‘白色污染’……这一切使我们的生存环境变得多么可怕!请问人类:难道你们真忍心将朋友赶尽杀绝,把自己也逼上绝路才快乐吗?人类,快醒醒吧!为了朋友也为了你们自己,请立即停止破坏,认真保护我们共同赖以生存的环境吧!”
听完了动物们的慷慨陈述,被告席上的人类代表全都低下了头……
(1)假如你是动物法庭的审判长,你会怎样判决这件案子?
(2)分析思考各动物代表发言所提到的环境问题,说出人类面临的环境问题在广大的农村地区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在众多的城市里主要表现为______________。
(3)保护环境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请问你平常可采取哪些行动来保护我们身边的环境,珍爱自己的家园。
5.大部分试题突出了对学生读图判图能力和绘制图表能力的考查,试题中以地图和数据表格为知识载体的试题占有较大比重,体现了地理学科的特点。大部分市州试卷所涉及的图表均在10幅以上,最多达到16幅。
[例题5] 益阳卷第41题
某校学生进行野外考察,老师有意发给大家一张不完整、有错误的地图(右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6分)
(1)同学们经过测量,确定吴村在白云山顶峰的正南方向,两地间的水平直线距离约为5.5千米。请你帮他们添加上地图的基本要素。
(2)在吴村的东北方向约2千米处有铁矿,请你帮他们用恰当的图例标在准确的位置。
(3)图中所示的河流,有一条是错误的,请你帮他们用“×”在图上标记出来。
(4)赵村所在位置的地形部位名称是________。
(5)吴村与大旗岭的相对高度是____________米。
存在的问题:
1.部分市州命题人员对新课程标准和学业考试标准研究不够,不能准确把握新课程理念,导致试卷过分偏重记忆性知识的考查,试题陈旧,缺乏创新性。
2.部分试卷中的试题地理学科特点不明显,从命题角度来看,作为数学、化学等学科试题也可,如某试卷第8题(如下):
全球的大气质量正在下降,这主要是人类向大气中排放废气的结果。图中描述的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美国大约是中国的多少倍?
A.5倍多
B.6倍多
C.7倍多
D.8倍多
从答题角度来看,学生不需要相关地理背景知识。如某试卷第42题中“迎迎说:那里的黄麻堆得比珠穆朗玛峰还高!”为过分夸张的非地理语言,不从地理知识的角度也可以判断其不正确。
3.部分试卷中存在着试题逻辑不严密、命题欠科学、词句欠锤炼等现象。如:某试卷第24题第4小题把青藏铁路当成世界上经过冻土最长的铁路;某试卷第14题“印度是个贫穷的国家”陈述不妥;某试卷第10题“他有意说错了一句有关该国的内容”,“说错了一句……内容”搭配不当;某试卷第18题把火车当成“交通运输方式”;某试卷选择题第32题题干为:“下列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的行为,符合可持续发展观点的是”,但四个选项中的正确选项却不是“扩大耕地面积,增加粮食产量的行为”,该试卷第45题:“地跨亚、欧两大洲又同属东西两半球的国家是 俄罗斯 ”中的“同属”应改为“地跨”,第52题第2小题“也是该国际组织秘书处所在地”应改为“也是亚太经合组织秘书处所在地”。
4.个别市州在命题和制卷过程中校稿马虎,错别字较多;部分试卷插图不够清晰,制图不美观,不科学,地图变形比较严重,学生判读困难。如:某试卷第37题中“过渡放牧”应为“过度放牧”;某试卷第5-6题气温日变化曲线图不完整,第14-16题中的湖南省示意图有较明显的变形。
(三)试卷题型分析
与2006年相比,各市州试卷的题型基本稳定,主要有单项选择题、填空题、读图题和综合题等,各市州题型的选择和分值结构各有特色。试题设计表现出如下特点:
1.大部分试卷能紧扣新课标内容,体现新课标理念,设计了探究性、开放性试题。同时,主观题的分值有增加趋向,试题的灵活度也明显加大。
[例题6] 湘西自治州卷第23题
读漫画“自食其果”,回答下面问题。(16分)
(1)这幅漫画反映了当前世界什么样的问题?
(2)为了地球的未来,我们应该怎样做?
2.试卷的呈现方式多种多样,如以网页、诗歌、漫画、对联、成语、谚语、帖子等生动活泼的形式或亲切的话语把试题呈现在学生的眼前,充分体现了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例题7] 岳阳卷第47题
借助网络可以查找有用的资料、交流学习经验,右图是四位同学的上网聊天记录窗口。请根据他们对各自家乡的描述判断他们家乡分别位于我国四大区域中的哪一个区域。
卓玛家位于______________
买卖提家位于____________
小强家位于______________
小明家位于______________
3.部分市州把研究性学习纳入考查范围,设计了探究性、开放性试题,考查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方法,鼓励学生大胆创新,开放答题,无疑是一种有益的尝试。
[例题8] 株洲卷第34题
人类在生产和生活活动中一方面必须从环境获取物质和能量,另一方面又不断的把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这些废弃物中就包括垃圾。目前家庭排放的生活垃圾是导致环境污染的重要源头。对垃圾的排放、处理方式既考验政府公共建设的水平,也考验民众的社会公德和环境意识。
一些学生成立了课题小组,准备调查居民在处理生活垃圾时的环境意识和社会公德水平,主要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来搜集资料。请你为这个调查小组拟一份问卷调查表(请不要在问卷调查表中透露自己的姓名、班级、学校等个人信息)。(10分)
4.部分市州鼓励学生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地理问题,搜集相关信息,运用有关知识和方法,提出探究问题的思路和解决问题的设想。
[例题9] 湘潭卷第31题
读下列材料,提出问题。(只提问,不作答)(4分)
例:材料 湘潭某学校高价从海南岛买来两棵椰子树栽种在校园的绿化广场。
提问:椰子树移栽到湘潭.能否正常生长?
图一提问: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二提问:_____________________。
存在的问题:
1.部分试题陈旧老套。相当部分试题尤其是选择题以考查简单知识点的识记为主,个别试卷读图综合题的命题形式仍然是在图中给出数码或字母,然后要求考生写出相应的地理事物名称,缺乏深度和创意。
2.部分试题设计的情景失真。如某试卷第26题第4小题,某同学最有可能居住的B点位于海洋上(几内亚湾)。
3.个别市州试卷题型结构不合理,如某试卷选择题分值达60分之多。
三、建议
1.应认真学习《关于印发<关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考试与普通高中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湘教发[2005]35号),合理控制试题的难度,准确反映初中毕业学生在地理科学习三维目标方面所达到的水平,为高中阶段学校招生提供依据,充分发挥学业考试对初中教学的指导作用,促进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
2.应认真研究《全日制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和《2008年湖南省初中毕业学业考试标准•地理》。试卷应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课标中“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和“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两大基本理念,对于指导地理考试改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试卷应充分突出地理知识的“有用性”,选材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焦点,加强试题与社会实际、学生生活的联系,注重考查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特别是在具体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要关注学生地理能力,尤其是获取地理信息能力的考查。引导教师结合教学内容,收集有关的材料,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识图、用图、分析地图的能力,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加工处理信息的能力。设计探究性、开放性试题,将研究性学习引入到试卷中,引导教师指导学生开展各种形式的地理活动,包括野外考察、实习,查阅各种资料,撰写调查报告,动手绘制图表等,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兴趣,让学生在实践中丰富知识,增长才干,学以致用。
4.要充分考虑知识的覆盖面,各部分知识的比例分配要合理,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中国地理、乡土地理四部分的试题分值比例应大体保持1:4:4:1。
5.试卷的命制过程要严肃,地图绘制要规范,杜绝轮廓变形的地图。回避有争议的问题,避免出现有歧义的答案,做到试卷表述清楚,设问明确,语言简洁。试卷校对要仔细,杜绝低级错误的发生。
6.试题情景设置应多提供正面材料,给学生以积极的熏陶,引导学生关注我国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等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热爱生活的积极向上的情感。
7.要注重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地理学习的评价,既要关注学习结果,也要关注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行为的变化,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并举、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创设一种“发现闪光点”“鼓励自信心”的激励性评价机制。可以引用一些自然、社会中与地理有关的实例,或创设一种与地理有关的情景,让考生进行评价,检测学生对待地理的态度和价值倾向。
附件:
湖南省2007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地理试卷分析统计表
序号 市(州) 考试
形式 考试
时量 题型分布(题量/分值) 知识分布(分值) 开放
试题
分数(%) 图幅个数 难度 合格率
(%) 平均分
选择 填空 判断 读图 综合 地球
地图 世界
地理 中国
地理 湖南
地理
1 长沙 开卷 60 20/40 7/60 10 40 40 10 16 15 0.76 86 76
2 株洲 开卷 90 25/50 5/10 4/40 6 41 43 10 20 6 0.58 63.8 58.79
49.87
3 湘潭 开卷 90 25/50 6/50 10 40 40 10 21 11 0.74 82.5 73.47
4 衡阳 闭卷 60 30/30 10/20 4/30 3/20 10 40 40 10 8 8 0.72 91 69.64
5 邵阳 闭卷 90 30/45 8/55 10 40 40 10 11 9 0.77 87.5 77.66
6 郴州 闭卷 90 25/50 1/7 4/30 2/13 10 40 40 10 16 7 0.75 92.5 75.6
7 岳阳 开卷 90 40/40 9/60 7 40 43 10 10 16 0.64 63.8 79.5
8 益阳 闭卷 90 40/40 8/60 10 40 40 10 9 12 0.77 70 64.82
9 常德 开卷 90 30/60 6/40 10 44 36 10 48 13 0.75 89.4 76.75
10 湘西 闭卷﹡ 120 20/30 5/70 19.5 28 49.5 3 43 9 0.79 86 79
48 29.5
11 张家界 闭卷 90 40/40 10/20 6/40 10 40 40 10 11 7 57.8 63
12 永州 闭卷 90 25/50 4/30 4/20 10 40 40 10 10 12 0.75 96.4 70.1
13 娄底 闭卷 90 25/50 6/50 10 38 41 11 15 15 0.73 87.5 73.2
14 怀化 闭卷 90 20/40 9/60 10 45 45 0 17 14 0.70 85 75.1
说明:1、﹡与生物同堂考试;
2、株洲卷的合格率信息表中为63.8%,分析报告中为49.87%;
3、湘西卷“世界地理”和“中国地理”各有一个选做题,分值为2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