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科命题说明
一、命题指导思想
化学科命题以《200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福建省理科综合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为依据,力求反映高中新课程的理念,做到既有利于高校科学公正地选拔人才,又有利于推进普通高中实施素质教育,努力使试题编制在科学性与规范性、难度与区分度、公平性与合理性等方面相统一。
1.坚持能力立意。根据高考选拔人才的要求,试题在测试学生进一步学习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方法的基础上,关注学生的发展潜能,重视考查信息处理能力、实验探究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关注化学与技术、社会和环境的联系,关注化学在生产、生活、科技中的应用,设置合适的情景,检测运用化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考查学生化学学科的综合素养。
3.关注学生学习特点和认知水平。试题不超纲、无偏题和怪题,试卷难度值调控在0.60~0.65之间,并力图使试卷具有较高的效度和信度以及必要的区分度。通过设置选考题,关注考生不同学习需求和个性发展潜能,并注意选考模块试题间的难度匹配,以体现公平性。
4.坚持平稳过渡、适度创新的原则。试卷在题型、题量、难度等方面,参照《考试说明》的基本要求和参考试卷,力求体现平稳过渡、适度创新的精神。
二、试题主要特点
在命题立意、试卷编制、内容选择、考查要求等方面,高度重视命题的科学性与规范性,并体现如下特点:
1.突出基础性,选取主干知识作为考查重点
试题体现了基础性的要求,并不排除对应知应会的基础内容的考查。选择题突出考查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常见无机物、有机物的性质与应用等;非选择题侧重考查元素周期律、元素化合物及化学实验基础等内容。在全面考查化学学科基础的同时,将氧化还原反应、化学反应速率和化学平衡、电离与水解、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简单计算、化学实验设计与评价等主干、核心知识内容作为考查的重点。此外,试卷还充分关注对新增内容如化学平衡常数、盖斯定律和沉淀溶解平衡等方面知识的考查,例如第10题、23题、24题。
2.注重综合性,将主干知识有机融合加以考查
试题注重围绕一个情境或主题,多角度、多侧面考查主干知识,凸显学科内综合的特点。如第10题,以碳酸钠水解平衡为情境,综合考查化学平衡原理、溶液的pH、离子浓度、平衡常数等知识;又如第11题,将化学平衡与原电池相融合,通过电流计读数的变化判断化学平衡状态的建立,通过离子浓度的变化判断化学平衡移动的方向,根据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分析电极反应。再如第24题,以铝土矿提取氧化铝的工艺流程为素材,综合考查常见无机物的性质与应用、化学用语、常见离子的检验及沉淀溶解平衡等主干知识。
3.坚持导向性,体现新课程的核心理念和高考的基本功能
试题重视对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基本思想、多元能力与化学实验素养的考查。例如:第12、25题考查了定量研究的方法,第7、24、31题考查了物质转化观,第24题考查了绿色化学思想,第6题考查了分类比较的方法等。试题通过设置装置图、表格、流程等多样化的信息呈现方式来创设问题情境,考查学生处理化学信息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解答)问题的能力、化学实验及探究的能力。第12题通过呈现有关物质的浓度与化学反应速率关系的实验数据,综合考查学生获取、分析、归纳信息,得出正确结论的能力;第25题主要以测定镀锌薄铁片锌的质量分数和镀层厚度为情境,综合考查实验装置的原理、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数据的处理、实验方案的评价等内容,体现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探究对多维能力的要求。
4.体现公平性,力求必考内容的普适与选考难度的等值
试题的情境设计和考点设置都尽量兼顾不同考生的实际情况。例如第24题综合了不同版本教材所表述的从铝土矿提取氧化铝的相关流程。设置选考试题是新课程背景下高考化学试题的一个特点,以关注不同考生的不同需求和个性发展潜能。第30、31题两道选考题设计了彼此相当的难度值,均以各模块主干知识为考点,情境明晰,突出了推理能力的考查,子题数相等、考查方向相似、难度基本相当。
5.具有新颖性,力求在保持平稳的基础上适度创新
试题虽然有不少传统题型,但都力求在内容与形式上赋予新意。例如,第11、12题,立意新、落点低,其中第12题,考生只要有变量控制的意识,从反应速率的定义出发,就能顺利作答。再如,第24题,内容源于教材,立意高于教材;第25题提供了4个简单仪器装置,考查了两个实验,其中“实验二”扩展为3个实验方案,试图以真实的情境、合理的构造,考查学生关于化学实验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是组合式、立体化的试题。此外,试卷中还有若干信息给予题,旨在考查学生当场学习和知识迁移的能力。
6.体现简约性,努力形成自然、朴实的风格
试题力求文字凝练、表述明晰、图示简洁、结构严谨,剔除花哨的铺垫和生硬的拼凑,注意控制试题的阅读量、思维量和答题量。有关化学计算因素的试题都引入了简化的数值,多处设问只要求采用表达式作答,避免了考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进行繁杂的数值运算。例如,第12题、第23题、第25题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