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召开的中共厦门理工学院党员大会提出,要把理工学院建设成一个“特色精致、有较强竞争力的开放式、应用型、地方性、国际化的理工科大学”。
在这个目标中,“精致”这个提法是最为引人注目的,理工学院负责人昨天说,所谓的“精致”指的是学校规模适中,有优质的生源,优质的老师,一流的设备,魅力的校园,活泼的文化,也就是说,学校不求大,但是追求“精巧别致”。
在展望未来时,理工学院还提出要启动“海外百名英才引进计划”,即在今后五年内,要引进100名有在海外学习工作过的人才。
这也是理工学院自1998年以来举行的第二次党员大会,大会将在今天产生中共厦门理工学院委员会和中共厦门理工学院纪律检查委员会委员。
和九年前相比,从鹭江职业大学升格起来的理工学院有了不少变化——2003年鹭江职业大学开始招收本科生,第二年正式更名为“厦门理工学院”,据说,还被网络媒体评为“中国更名最成功的十所高校”之一;理工学院位于思明的校区面积只有100亩,2005年,它在集美设了新校区,后者面积达1010亩,还有300亩的预留建设发展用地;另外,理工学院全日制在校学生人数在2003年是3300多人,去年达到7200多人,而且还首次面向全国招生。当然,更重要的是,生源质量保持较高水平,去年新生录取的抛档线在全省本科院校中排列第三位,专科抛档线则名列全省前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