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下午,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子核物理学家钱绍钧,中国科学院院士、核反应堆工程与安全专家王大中,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原子核物理和核武器工程专家、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原院长、博士生导师胡思得,中国工程院院士、核反应堆及核电工程专家叶奇蓁,清华大学核能技术设计研究院教授马栩泉等一行来到淮海工学院,在体育馆为全院2500余名师生作了一场核能科普报告。连云港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张同生以及中核集团、江苏核电有限公司领导,该院党委书记刘健及全体院领导出席了报告会,院长晏维龙教授主持报告会。连云港市各部委办局领导也应邀参加了报告会。
院士们从核能科普出发,纵论科技创新、高校与地区发展,现场烹制有着浓郁科技“口味”的盛宴。中国工程院院士,核武器工程专家胡思德最有发言权。他参加或主持了多项核武器理论研究设计工作,在突破原子弹,氢弹的研究设计和发展以及核实验的近区物理测试中作了大量工作。胡思德院士以两弹升空后比“蘑菇云”更为壮阔的国际影响来讲述核能本身及其推动科技的力量。“高科技是一个地区发展的灵魂,连云港就拥有核电站这样顶尖的高科技场所,所以其产生的不仅是电的光芒,还有更多对地区高科技发展的启迪。”
清华大学原校长王大中,是核反应堆工程与安全专家,他以十年清华校长,一生核能研究的背景演讲,强调人才培养对于科技创新和地区发展的意义。他认为,地区与高校的科技合作一定要被足够重视。以“淮工”、“连云港”这两个关键词为结合点,王大中院士说,地方高校更了解本地区的特色,所以办学特色也就容易顺势创新,与地区人才、科技需求完美对接。当了解到淮工已与田湾核电站共建了“核能图书信息库”时,王大中非常高兴地说,这就是社会向高校要资源,高校向社会求实践的互动形式。他寄语我院师生要努力学习,踏实工作,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为地区经济的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中国工程院院士、原子核物理学家钱绍均,中国工程院院士、核电工程专家叶奇蓁以及清华大学核技术设计研究院教授马栩也作了核安全方面的科普演讲。演讲结束后,院士、专家们还与听众进行了互动,回答了同学们提出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