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高校信息 - 高校资讯 - 正文
沈阳建筑大学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缺一不可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07-3-31 【字体:小 大】

  ■曹传明 

  近年来,建设行业的飞速发展对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建设节约型社会要求开发节能型建筑,这就在材料、工艺上对建筑科技提出了新的要求。信息技术的发展渗透到建筑业,有了智能楼宇,有了“五A”建筑,开辟了新的科技领域。建筑行业又是一个实践性非常强的行业,所有的设计思想都必须变成图纸,变成建筑物,形成功能。这些都要求建筑业高校毕业生必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往,企业关注较多的是人才的专业技能,现在则对综合素质有了更高的要求。

  沈阳建筑大学将建筑行业作为主要服务领域,将为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作为主要面向。围绕培养目标,学校设计了基础型、专业型、发展型等3个培养模块,采取理论与实际结合、课内外结合、校内外结合,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学校对实践教学环节进行了精心设计,建立了新的实践教学体系。

  学校根据实际情况修订了各专业实验课程教学大纲,提倡各专业不断探索和优化实验教学体系,将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作为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主要内容。学校制定了《实验室开放管理办法》,要求凡学校教学实验中心必须向学生开放,目前全校实验室已全部向本科生开放。创新实践教学模式,将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紧密结合生产实际,实习与课程教学相结合、毕业设计与企业科研生产实际相结合,对毕业设计选题的专业知识覆盖面、技术含量、工科设计图纸数量等都提出了具体要求。学校结合教学管理实际,从2002级开始在本科生中实行学分制,开设了《创造学》、《创造思维训练》等选修课程,以培养学生的实践和创新能力。

  学校还通过精心设计实践教学内容,提高学生对实践教学课程的兴趣。建筑规划学院安排建筑学、城市规划两个专业的学生到设计院所参加半年实习,直接参加设计,去施工现场。城市规划专业的学生利用测绘实践集中周测绘的“东陵”规划图在沈阳市“一宫两陵”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申报材料中被直接采用。环境学院结合专业特点和当前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目标,将节能调查和水资源调查引入到实践教学中。管理学院实施的“三明治”教学模式,有些课就直接安排在实习工地上讲课。

  沈阳建筑大学从行业特点出发,重视校外实习基地建设,目前共安排了校内外实习基地106个,各学院还联系、安排了自己的实习基地。建筑规划学院、土木学院把东北建筑设计院、辽宁省建筑设计院、辽宁省规划设计院作为实践基地。材料学院将沈阳星光建材集团、将辽宁法库陶瓷基地制造中心作为材料类专业实践基地。信息学院与中科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沈阳电梯厂、东北建筑设计院等单位建立长期的实践基地关系,等等。同时学院还邀请行业专家到校参与指导学生实习、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

  学校积极倡导学生参与科研,实施学生专利计划,鼓励学生从事发明创造、申请专利。学校在2003年出台了知识产权管理及奖励措施,并指派专人负责学校的专利工作,对学生专利申报和维持在资金方面提供资助。学校还对学生的专利申请给予大力奖掖。2006年沈阳建筑大学师生申请专利115项,申请数在全国高校中名列前茅。学校对专利的奖励额度达到30万元,为辽宁省高校中奖励的额度最高。

  学校还积极支持学生通过校园科技文化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实际能力。学校每年举办一次大学生科技文化节,内容包括大学生创新成果评选、创业计划大赛及网页制作、编程大赛、机械设计竞赛等各类竞赛共十多项,参加的学生达到六成以上。学校设立了学生工程训练中心和大学生创新基地,建立了“学生网络工作室”。学校把大学生俱乐部的装修任务通过招标的方式交给4名同学去做,他们只用14余万元就完成了社会装饰公司报价40万元才能完成的装修任务,今年3月,建筑规划学院的马慧、汪锋等5位同学举办的艺术作品展,得到了辽宁省美术界人士的好评。

  沈阳建筑大学着力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高级应用型人才,使一批批毕业生顺利就业,2006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以97.34%位居全省高校第一,连续5年名列辽宁省内高校的前茅。各届毕业生在建设行业大显身手。在全国各城市建筑、房地产、建筑材料等领域的公司、企业,到处都可以找到沈阳建筑大学毕业生的身影;为北京2008奥运会建设的36个场馆工地,每处都留下了沈阳建大毕业生的足迹。

  学校以全面提高大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为根本,注重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办学之路越走越宽广。

  《中国教育报》2007年3月30日第7版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