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就业率当时只有64.04%,但4月14日在中国石油大学青岛校区举行的人才交流专场招聘会只吸引了该校不到1000名毕业生参加,不到进场毕业生的一半。中国石油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负责人表示,“等、靠、要”思想严重、就业期望值过高、求职主动性差业已成为部分毕业生就业的“大敌”。学校将采取系列措施,转变毕业生的错误就业观念。
本次人才交流专场招聘会是中国石油大学为2007届毕业生就业举办的第四场大型招聘会,来自青岛、烟台、威海、潍坊等地的180多家用人单位前来招纳贤才。虽然有关部门和教学院部做了广泛的动员,但是偌大的东营校区最后只有不到140人前去求职,加上青岛校区的毕业生总共不到1000人,而当天进场的包括从哈尔滨、武汉、南京等地赶来的外校毕业生达到了2500多名。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该校当时的就业率只有64.04%,其中本科生就业率68.08%、硕士生46.45%、博士生68.16%;虽然资源勘查工程、石油工程等5个主干本科专业就业率已超过95%,但仍有7个本科专业就业率还不到30%,未落实就业单位的毕业生超过2300名。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石油大学已经形成了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学校每年都提前半年就启动就业工作,就业经费每年都在100万元以上。早在去年3月8日,该校便启动了2007届毕业生就业工作,在6个月的时间里向8000多家单位发送了2007届毕业生需求函,向14000多家用人单位发送了电子邮件。截至目前,中国石油大学已先后举办4场大型双选会和200多场专场招聘会,共有800多家用人单位到校招聘。
随着就业服务体系日益完善,“不出校门就能找到工作”在中国石油大学成为现实,但一些错误的择业心态也在逐步滋生。中国石油大学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3月28日曾在青岛校区做过一次小范围未就业毕业生代表座谈,在参加座谈的20名未就业毕业生中,没有出过校门主动求职的占了一多半,到过3个地方主动求职的学生只有一个;调查中,大多数学生挂在嘴边的是“学校应该为我们做什么”,而不是“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自今年5月中旬开始,中国石油大学将在每年的5~6月都会开展“惜别母校 启航远行”主题教育活动,转变学生就业观念将是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此外,该校化工学院、石油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等教学院部还与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联合推出了“就业专题访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