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将心血化时雨育得桃李满园春--记蓬勃发展中的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
2002年2月兰州交大博文学院成立。当年7月第一次招生,学院上下无不为招生而犯愁。经过仅仅3年的发展,2004年2月该院经教育部确认为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本科专业面向全国20多个省市区投放计划。在招生过程中,各省给该院投档分数线绝大多数高出我省控制线,其中河北、陕西、吉林、新疆、辽宁高出50分以上,最多的高出100多分。与此同时,省内投放该校的各批次生源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充裕程度。
究竟是何原因吸引了众多学子,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该院始终坚持面向市场,面向社会,为国民经济建设培养技术型、应用型、复合型高素质人才的培养方向;以市场为导向,把专业课程设置和学生就业有机结合,统筹考虑;以就业拉动招生,以招生带动发展,从而使就业的“路子”越走越宽,招生的“蛋糕”愈做愈大,使学院步入了良性发展的健康轨道。
科学发展充分发挥资源优势
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是由兰州交通大学与甘肃建坤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联合创办的独立学院,学院坐落在兰州市和平开发区。校园内环境优美,绿树成荫,空气清新,是莘莘学子求学深造的理想天地。学院科学探索,求真务实,取得了令人瞩目的骄人业绩,现已发展成为全国百强独立学院之一,是甘肃省人民政府重点调研单位。
近年来,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在以构建精品学院为目标的教学历程中,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指示精神和省教育厅的发展规划,学院的教学质量、管理水平、软硬件建设以及综合能力都得到了显著提高,社会知名度和公信力也得到进一步提升。
实践证明,独立学院的进一步发展既可快速改善高层次、优质普通高等教育资源的有效供给状况,又能够促进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迅速扩大,从高等教育办学规模、层次、质量和投入诸方面发挥独特的作用。4年时间对一所学校而言,只是万里征程迈开了第一步,但对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来说,却经历了一个从丑小鸭到白天鹅的美丽嬗变历程。这一过程,渗透了全院师生创新机制、创新模式、创新管理的辛勤努力。2005年2月经教育部检查评估,该校步入全国独立学院百强行列;同年5月,经省教育厅考核验收,该校第一届9个专业的毕业生教育质量全部达标,毕业生一次性就业率也达99.5%。2006年学院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达74.3%。这些骄人的成绩深受同行羡慕,省内外众多院校纷纷前来考察学习。
综观该校几年时间发展的历程和取得的办学经验,关键就在于学院领导班子对本校三大资源的充分发挥。
首先是对母体高校资源优势的充分发挥。该院的母体兰州交通大学是我省一所有着悠久传统的知名高校,学科建设取得过卓越成绩,所培养的学子遍布祖国大江南北,社会声誉和办学水平都有可圈点之处。博文学院正是秉承了母体院校的优良传统,不断建立健全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估体系。正是得益于母体优质的智力资源、教学传统、师资队伍和管理经验,才为学院的教学管理和改革注入了勃勃生机。同时,学院还十分注重吸纳省内外著名高校及科研院所的先进办学经验和优质资源,院领导曾多次带队远赴北京、上海、广州、浙江等省市考察学习。
其次是对投资企业资源优势的充分发挥。建校以来,投资公司先后投入2亿多元的巨资,建成并投入使用的教学、行政及生活用房达9万多平方米、活动场所13890平方米。拔地而起的教学楼、比肩而立的学生公寓、极具现代化的培训中心、设施完备的洗浴中心、干净整洁的学生食堂等一系列配套设施,处处体现着“为了学生的一切,一切为了学生”的人文关怀。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他们始终按照《高等教育法》《民办教育促进法》以及教育部犤2003犦8号文件精神,以合作办学为基础,广泛吸引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办学,拓宽渠道,广筹资金,不断改善办学条件,基本上达到了具有独立的校园和基本办学设施、独立的教学组织和管理、独立进行招生、独立颁发文凭、独立进行财务核算、独立的法人资格,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要求。从今年开始,投资方再次计划追加建设资金,努力实现学院既定的“五百亩校园,万人规模”的发展目标。
第三就是对民办院校特有机制优势的充分发挥。基于独立学院特定的环境和条件,如何立足实际构建起一支高水平的教职工队伍,是学院管理层经常思考的问题。学院领导深知,学院要发展,教师是关键。博文学院按照最优化配制教师教学资源,实行专兼职结合,社会化安置,形成了较高的组织效率;同时,在用人机制上充分发挥民办院校的灵活优势,实行以全员聘任制为主体的用人体制,广揽天下英才,竞争上岗,双向选择,优胜劣汰,一大批治学严谨、有学术造诣的教育专家汇集博文学院旗下。通过几年的激励培养,现已形成了一支业务过硬,团结协作,踏实肯教的骨干教师队伍。目前,博文学院仅教授、副教授就占专任教师的一半以上,他们大多来自兰州大学、兰州交通大学、西北师范大学、西北民族大学、兰州商学院等省内著名高校及科研院所。正是这些专家的加盟,有效提高了学院的师资实力,培养出了一批批深受用人单位青睐的有用人才,为学院赢得了日益彰显的社会声誉。
规范管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在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的今天,如果一所学校没有自己独具特色的办学思路,就很难形成强有力的竞争实力,培养的学生也就无法适应瞬息万变的信息社会需要。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在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观,努力建设和谐校园,励精图治,积极进取,密切围绕“抓队伍、强素质、抓管理、打基础、抓落实、上台阶”的总体工作思路,狠抓学生管理干部队伍建设和学院制度建设。近年来,学院教育教学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学院行政管理和教学管理坚持高标准,以教学管理为发展之基,以教师管理为学院立院之本,充分展现出了人文主义的现代教育管理特色。
建立健全独立的管理体制。独立学院内部管理机制是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董事会和院长的职责分工明确,突出了独立学院独立管理的作用,董事会通过院长对全院人、财、物实行一元化领导,并明确院长的责、权、利,为学院的发展奠定了科学、规范的组织基础。
建立健全独立的规章制度。按照独立学院的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先后制定了董事会章程、学院章程,进一步完善组织管理体系。在教学管理上,建立了教研室、教学部、教务部三位一体的教学管理模式,实行了教学事故追究制度和综合教学评价制度,形成了一套特色鲜明的质量保障机制。建院以来,学院领导坚持“质量兴校”,视质量管理为学院发展的生命线,长抓不懈。他们建立健全了“精、细、严、教”的教学质量管理机制,不断将现代科学文化的最新发展成果引入教学,有效提高了教学水平。
一是成立教学管理委员会、教学督导委员会、学术委员会,工作中经常定期或不定期召开教学研讨会,探讨和解决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
二是对学院的教学过程进行二级督导,即学院级(以教务处为核心的质量监控体系)、系级(以系主任为中心的教学管理体系)两级督导。学院组成的教学督导机构经常组织专家对教师的日常教学进行听课、督导检查,及时纠正任课教师的教学问题。学院还建立了中层以上的领导听课制度,对学校的各项教学工作进行制度化的现场检查。各系组成了以系主任为主的二级督导小组,经常对本系的任课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质量跟踪。在加强教学计划、教学大纲落实的基础上,以行政督查和教学督导等多种形式,着重对任课教师的任课资格、备课情况、课堂教学、作业的批改、课后辅导等情况进行全程监控,对讲课效果不好或耽误教学工作的任课教师,及时予以调整和更换。通过督导对提高学院任课教师的教学水平起到了良好的督促作用,保证了教学活动的优质开展。
三是在教学质量评估方面他们创新出了教师评学、学生评教的双向沟通新方法。由教务处组织师生对教学情况进行“背对背”式互相评估,并有教务处依据评定结果,将师生双方的评估意见交互传达,真正做到了“教”“学”互通。
四是为了提高青年教师的教学水平,保证教学质量,学院每年组织安排“青年教师讲课比赛”,并对优胜者给予奖励,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五是建校以来,每年学院都要召开兼职教师座谈会,在座谈会上征求他们对学院教学管理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正是这些创新,从各个层面促进了教学特色的形成,确保了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
对接社会充分体现灵活特色
独立学院是我国教育改革中最富生命力的新型学院,独立学院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改革及结构远滞后于国家和市场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需求的现状。几年来,学院科学估量自己的办学潜力和能量,科学规划专业结构,现设置有土木工程系、机电工程系、电信工程系、基础课部等八个系(部)34个本专科专业,初步形成了,以本科为层次、工科为主、文理商管并重的办学格局。
不同类型的大学,决定了其所培养的创新人才必然各有特色。学院成立以来不断创新培养模式,始终坚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办学方向,面向市场,突出个性,办出特色。确定了四个对准:即对准市场设专业,对准岗位设课程,对准实践抓教学,对准企业育英才。在学院招生人数逐年增加的情况下,他们丝毫没有放松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计划。大学生培养不能千人一面,教育教学要因材施教。他们一是尊重学生个性,激发学习活力,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如何培养学生解决生产、技术、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实践创新能力上。在教学改革中,针对学院特点,灵活调整课程设置和课程的时间安排,根据不同专业、不同年级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安排。二是校企联动,内涵发展,在专业课程的设置上,以应用型、技术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突出操作能力培养,尽可能减少一些重复的课程,坚持加大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比重。三是做好服务,挖掘潜力,引导学生有意识、有选择地在实践性课程上,突出动手能力训练。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培养,利用试验室、教学基地,加大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内容。
校园文化是学校的对外窗口。为此,学院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管理方法的同时,力争营造出一个富有博文特色的校园文化氛围。为丰富学生文化生活,通过举办书画摄影大赛、卡拉ok大赛、主题文艺晚会等活动,使众多学子陶冶了情操,为同学们营造出了一个勤奋好学和谐向上的校园新气象。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我们深信,随着我国“十一五”规划的逐步实施,在继续推进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兰州交通大学博文学院一定能够勇立潮头,为我省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