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在即,今年参加高考的学生将超过1000万人。或者因为全国独立学院在成都举办峰会的原因,连日来,众多的考生及其家长对独立学院发生了极大的兴趣。从本期开始,我们将连续推出一系列“高考全接触”的报道,为考生及家长服务,将涉及到独立学院、民办高校、高职院校、网络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及相关的高考信息、招办主任连线等,为考生顺利进入理想高校保驾护航。本期编发的是一篇关于独立学院的稿件,希望对广大读者、尤其是考生在高考后填报志愿时有更多的帮助。
独立学院是由普通本科高校申办、经教育部批准,按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本科学院,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大举措。全国现有独立学院318所,在校生总数达167万人。由于独立学院的出现顺应了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现实需求,短短几年时间取得飞跃发展,并形成一个庞大的体系。
独立学院依托的母体高校优资教育资源,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独立学院的教学质量。独立学院的第二大优势是办学资金雄厚,设施设备优良,有的方面甚至超过了母体高校。而它的第三大优势则是办学机制灵活。由于它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新探索,进行了很多公办高校无法实现的改革创新,积累了很多成功的高等教育改革经验,为未来中国高等教育改革提供了科学的借鉴依据,客观上对中国高等教育改革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独立学院对中国高等教育有着巨大的贡献。国家公办高校经过前几年的扩招,早已严重饱和,而使成千上万的高考学生没有办法进入大学校门深造,而独立学院的出现就大大地缓解了这一矛盾,满足了一大批高考学子求学的愿望,满足了一大批高考学子对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
据统计,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为950万名,录取本专科530万。其中本科260万,专科270万,平均录取率60.23%,本科29.55%,专科30.68%。2006年独立学院招生54.3万人,以本科招生为主,承担了30%左右的本科生培养任务,极大地满足了广大学子对高等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据预测,2007年独立学院人数将达200万人。
相关资料显示,2007年高考报名人数1010万人,今后几年我国高考报名人数将进入一个持续的高峰期,在此期间每年的高考人数都将超过1000万人。但是国家教育资源有限,无法满足大众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如果没有独立学院,数百万的学生将无法接受高等教育,独立学院让千千万万普通老百姓子女成人成才,为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到大众教育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土在线
“零距离”学习打造专业人才
近年来,全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不容乐观。而独立学院却达到了较高的就业率,普遍在80%以上,成为高校就业一个奇观。比如,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2006年前毕业生就业率就达到90%以上,毕业生普遍受到用人单位好评。
独立学院能取得如此高的就业率,其成功的秘诀在哪里呢?就此,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院长马洪奎教授的回答是:紧密结合市场需求培养人才。
作为四川最早的独立学院之一,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让学生的专业能力与将来岗位工作的要求“零距离”接近,培养出了很多“应用性、复合型、一专多能”的人才。由于学院的学生在毕业时已无需再培训即可上岗,因而在市场上十分走俏。通过几年的发展,学院已经成为中国独立学院中的一颗明珠,闪耀在中国的西部。
有了先进的教学理念,还必须有与实际工作同步的现代教学设备作保障,否则,谈不上“零距离”的实践性教学。学院目前建有教学大楼四幢、艺术大楼三幢,有川内高校最大的美术馆、表演实验剧场(黑匣子)、艺术大棚、摄影棚、多个大中小型演播厅及多间省级专业电台标准的模拟仿真播音教室、录音室等,配备有1500多台为剪辑和节目制作专用的非线性编辑机。其硬件设施在全国艺术院校中名列前茅。此外,由一大批业界实力派教授等组成的高水平师资队伍,也是学生成才的保证。
[相关链接]
马洪奎,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院长、党委书记。毕业于西南交通大学,曾任西南交通大学峨眉分校校长。赴日访问学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知名教育专家。两次获得四川省教育改革一等奖,并获2004年中国教育发展联合会颁发的“中国高等教育突出贡献奖”、 2005年《中国教师报》评选的“中国高校杰出校长”、2006年中国教育发展联合会颁发的“中国杰出教育家”等荣誉称号。本刊记者 高善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