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下载:湖北省枣阳市白水高级中学2017届高三第六次模拟考试 数学(理)
枣阳市白水高级中学2017年高考第六次模拟考试
理科数学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总分:1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已知集合,,若,则实数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
2.已知是虚数单位,则( )
A. B. C. D.
3.如图所示的是函数和函数的部分图象,则函数的解析式是( )
A. B.
C. D.
4..设是双曲线的左、右两个焦点,若双曲线右支上存在一点,使(为坐标原点)且,则的值为( )
A.2 B. C.3 D.
5. 已知等差数列的前项和为,且,数列满足,若,则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6.已知一个锥体挖去一个柱体后的三视图如图所示, 网络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则该几何体的体积等于( )
A. B.
C. D.
7.已知双曲线的右顶点为,若双曲线右支上存在两点使得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则该双曲线的离心率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8.如图所示,面积为的平面凸四边形的第条边的边长记为,此四边形内任一点到第条边的距离记为,若,则.类比以上性质,体积为的三棱锥的第个面的面积记为,此三棱锥内任一点到第个面的距离记为,若,则等于( )
A. B. C. D.
9.函数f(x)=Asin(ωx+φ)(A,ω,φ是常数,A>0,ω>0)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下列结论:
①最小正周期为π;
②将f(x)的图象向左平移个单位,所得到的函数是偶函数;
③f(0)=1;
④f()<f();
⑤f(x)=-f(-x).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④⑤ D.②③⑤
10.设函数,若曲线上存在点使得,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11.已知数列 中,,当时,序号( )
A. B. C. D.
12.已知,又,若满足的有四个,则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3.已知函数,则的最小正周期是 .
14.已知实数满足不等式组,且目标函数的最大值为2,则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____.
15.如图,将自然数按如下规则“放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使其满足条件:(1)每个自然数“放置”在一个“整点”(横纵坐标均为整数的点)上;(2)0在原点,1在点,2在点,3在点,4在点,5在点,…,即所有自然数按顺时针“缠绕”在以“0”为中心的“桩”上,则放置数字的整点坐标是_________.
16.已知为正实数,直线与曲线相切,则的取值范围___________.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和解答过程,共70分)
17.如图,在中,,,点在线段上.
(I)若,求的长;
(II)若,的面积为,求的值.
18.已知各项均为正数的数列的前项和为,满足恰为等比数列的前项.
(1)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
(2)若,求数列的前项和为.
19.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和矩形ACEF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AB=,AF=1,M是线段EF的中点.
(1)求证:AM∥平面BDE;
(2)求二面角A-DF-B的大小;
(3)试在线段AC上确定一点P,使得PF与BC所成的角是60°.
20.已知圆的公共点的轨迹为曲线,且曲线与轴的正半轴相交于点.若曲线上相异两点、满足直线,的斜率之积为.
(Ⅰ)求的方程;
(Ⅱ)证明直线恒过定点,并求定点的坐标;
(Ⅲ)求的面积的最大值.
21.已知函数,。
(1)若函数在处的切线与函数在处的切线互相平行,求实数的值;
(2)设函数。
(ⅰ)当实数时,试判断函数在上的单调性;
(ⅱ)如果是的两个零点,为函数的导函数,证明:。
22.已知点,,点在曲线:上.
(Ⅰ)求点的轨迹方程和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
(Ⅱ)求的最小值.
23.设函数.
(Ⅰ)当时,求不等式的解集;
(Ⅱ)若对任意,不等式的解集为空集,求实数的取值范围
参考答案
1.BCABD 6.ACCBD AD
13. 14.
15. 16.16
17.(1);(2)
,
即,
故,所以.
(2)设,则,于是.
即.
由余弦定理得.
所以.
18.(1);(2).
(1)当时
当时
经验证,满足上式,故数列的通项公式;
(2)由题意,易得,则,
两式相减得,所以
由于,又,解得.
19.(1)证明见解析;(2);(3).
(1)∵平面平面,
平面平面,∴平面,
∵平面,∴,
又∵为圆的直径,∴,∴平面,
∵平面,∴平面平面
(2)根据(1)的证明,有平面,
∴为在平面内的射影,
因此,为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
∵,∴四边形为等腰梯形,过点作,交于,
,则,
在中,根据射影定理,得,
,∴,
∴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大小为30°
(3)
设中点为,以为坐标原点,方向分别为轴、轴、轴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如图).设,则点的坐标为,则,又,∴,
设平面的法向量为,则,即,
令,解得.
∴.
由(1)可知平面,取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
∴,即,解得,
因此,当的长为时,平面与平面所成的锐二面角的大小为60°
20.(1);(2).
(1)易求椭圆的方程为,
直线斜率不存在时显然不成立,设直线,
将代入椭圆的方程,
消去整理得,
设,则,
因为线段的中点的横坐标为,解得,
所以直线的方程为
(2)假设在轴上存在点,使得为常数,
①当直线与轴不垂直时,由(1)知,
所以
,
因为是与无关的常数,从而有,
此时
②当直线与轴垂直时,此时结论成立,
综上可知,在轴上存在定点,使,为常数.
21.(1);(2)证明见解析.
(1)
若在上单调递增,则当,恒成立,
当时,,
此时;
若在上单调递减,同理可得.
所以的取值范围是
(2)时,
当时,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存在,使得在上,在上,
所以函数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故在上,,所以在上恒成立
22.(1);(2)
(1)原不等式等价于
① 解得
解得
解得
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2)令,则由题知的解集不为空集,即成立
又,结合图像可知,即,
的取值范围为
23.(1) ,;(2),.
(1)由消去参数,得,
所以圆的普通方程为.
由,得,
所以直线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2)直线与轴,轴的交点为,化为极坐标为,
设点的坐标为,则点到直线的距离为
,
∴,又,
所以面积的最小值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