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考试网
学历类| 阳光高考 研 究 生 自学考试 成人高考 专 升 本 中考会考 外语类| 四 六 级 职称英语 商务英语 公共英语 日语能力
资格类| 公 务 员 报 关 员 银行从业 司法考试 导 游 证 教师资格 财会类| 会 计 证 经 济 师 会计职称 注册会计 税 务 师
工程类| 一级建造 二级建造 造 价 师 造 价 员 咨 询 师 监 理 师 医学类| 卫生资格 执业医师 执业药师 执业护士 国际护士
计算机| 等级考试 软件水平 应用能力 其它类| 书画等级 美国高考 驾 驶 员 书法等级 少儿英语 报 检 员 单 证 员 出国留学
 招生考试网 - 高校信息 - 高校资讯 - 正文
中国高校绩效评价报告
来源:中国教育报 2009-12-11 15:35:58 【字体:小 大】

 

3 绩效评价的基本思想与方法

  (一)基本思想

  目前的高校评价大都以绝对产量为评价标准,是终结性或结果性评价,而高校绩效评价则以高校利用办学资源实现其职能的效益为评价标准,是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分析性评价与整体性评价的整合。其基本思想是基于投入-产出理论,从高校资源利用效益方面评价高校的绩效。

  高校绩效评价充分考虑到促使高校绝对产量变化的条件,力求透过投入差异看产出结果的不同,将评价着眼于投入-产出的效益之上,淡化既有存量对评价结果的影响,集中反映高校在资源利用上的主观努力和效果。

  高校绩效评价的主要特点有:第一,高校绩效评价是在投入绝对量和产出绝对量间进行效益值的转化,淡化了绝对存量的评价分量,重视被评对象取得产出绝对量时所获得的发展条件差异性,因而具有相对公平性。第二,高校绩效评价是对高校一定时间段内的投入与产出进行评价,而不仅是某一个时间点上的评价,能够较为全面地反映一个相对时期内高校办学效益的变化情况,可以体现或反映高校的发展过程及其积累,重视过程性。第三,高校绩效评价是基于投入-产出理论的评价,既依据高校办学的绝对“成绩”和“效果”,更关注办学的相对“效益”或“效率”。第四,高校绩效评价是指向办学资源配置与利用的有效性分析,不指向对高校的绝对分等。

  (二)基本方法

  ——运用文献分析法,专家讨论筛选出最初的14项投入指标和16项产出指标,充分反映高校办学在人力、财力、物力三方面的投入以及高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三方面的职能(见下表)。

  ——运用典型相关方法、聚类分析方法再次筛选并确立指标。典型相关法保证进入评价的投入变量与产出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满足回归分析的意义。聚类分析法把“性质相近”的变量聚在一起,使指标更具代表性。聚类分析前,会先将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以消除指标的量纲影响。

  ——运用主成分方法计算投入综合得分与产出综合得分。先基于投入向量组和产出向量组的协方差矩阵,分别计算出各产出主成分与投入主成分的特征值及方差贡献率,以方差贡献率作为权重,得到产出以及投入综合指标得分,并进行T分数折算以使分值为正。

  ——运用“产出/投入”数学模型计算绩效。分别算出高校n年产出以及投入综合指标得分的算术平均值,代入“产出/投入”模型所得比值即为高校n年的绩效得分。

4 绩效评价的初步尝试

  为了使绩效评价思想和方法不停留于描述层次,本研究对72所教育部直属高校2006-2008三年的投入与产出进行了绩效评价的初步尝试,数据来源为2006年、2007年、2008年的《教育部直属高校基本情况统计资料汇编》。

  (一)过程与结果

  1.筛选、确定与验证指标

  ——运用典型相关分析法去除了“鉴定成果数”指标;经过聚类分析,“社科/科技活动人员数”、“固定资产总额”、“国内学术刊物发表论文数”、“发明专利授权数”指标被去掉。至此,只有12项投入指标和13项产出指标成为确定指标。

  ——运用快速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对入选指标所含信息量及对落选指标的替代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删除指标并未对样本聚类造成太大影响,且入选指标包含了全部被选指标的绝大部分信息。

  2.测算高校绩效得分

  运用主成分法分别计算出72所教育部直属高校3年各年度的投入以及产出综合得分,并用算术平均法算出3年整体产出综合得分和3年整体投入综合得分,代入“产出/投入”模型得到学校3年整体绩效得分(其结果见右表)。

  (二)评价结果的DEA方法验证

  为了对基于“产出/投入”模型的高校绩效评价结果进行验证,我们沿用所确定的投入、产出指标就3年数据对72所教育部直属高校进行基于DEA(数据包络分析)方法的绩效评价。结果发现:整体绩效排序前20名的学校全为DEA有效学校,排序最后10名的学校中只有30%为DEA有效学校;DEA有效学校“3年整体绩效得分”的平均值为0.4784,DEA无效学校的则为0.2544,经过t检验证明,DEA有效学校的3年整体绩效得分显著高于DEA无效学校。这说明,基于“产出/投入”模型与基于DEA模型的绩效评价结果具有较强的一致性。

  (三)结果分析

  高校绩效评价能反映高校的发展效益,可以为高校资源的重新配置提供依据和参考。

  1.绩效评价与绝对评价的结果并非对应。从绝对量得分(“3年整体投入综合得分”、“3年整体产出综合得分”)和绩效得分来看,高校投入与产出的绝对量与绩效评价之间并不一定对应。产出绝对量或投入绝对量排序靠前的,绩效排序不一定靠前。所以,绝对评价得分高的学校,绩效评价不一定高,反之亦然。

  2.影响高校绩效的主要因素是资源有效利用。高校绩效评价的尝试发现:投入-产出与绩效之间形成了两大类六种组合,第一类是“高绩效”,主要原因是资源的充分利用,表现为三种组合:高投入-高产出、低投入-高产出、低投入-低产出;第二类是“低绩效”,主要原因是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利用,也表现为三种组合关系:高投入-高产出、高投入-低产出、低投入-低产出。尽管分类中的“高与低”只是相对而言,但仍然表明,绩效的高低与投入-产出的高低不相对应,绩效偏高的高校不一定投入就偏高,即使投入和产出都偏高的高校也会出现绩效偏低现象。可见,影响高校绩效的主要因素是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

  3.高校绩效呈现出地区差异,东部最高,西部次之,中部最低。东部地区高校的投入得分、产出得分和绩效得分都高于西部和中部地区,西部地区高校的投入综合得分低于中部地区,其产出综合得分却与中部地区高校差异不大,但绩效偏高。

网站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由于各方面情况的不断调整与变化,本网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请以权威部门公布的正式信息为准.
②本网转载的文/图等稿件出于非商业性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两周内来电联系.
最新文章